占冬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有效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深入數學知識點內進行自主學習及探究,體驗問題中蘊含的啟發性,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思維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因此有效的提問教學策略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初中數學課堂中“五環”的提問教學策略,針對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五環”提問;教學策略
“五環”提問教學策略主要包括明確復習提問、創設趣味提問、探究啟發提問、鞏固反思提問及小結延伸提問等內容,引導學生在提問后積極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意識,促進提問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現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只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為了提問而提問,未在課前進行精心的設計,大多數問題提出后顯得蒼白無力及毫無實際用處,導致提問流于形式。課堂提問的開放性較差,教師提出的問題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擴展及延伸,學生很難在思維上獲得相應的啟發及影響;此外,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一種是肯定的、一種是否定的,這種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及發展,無法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進行思考及分析,降低了學生的回答積極性,特別是被否定后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等,不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
提高。
二、初中數學課堂中“五環”的提問教學策略
1.明確復習提問,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教學效率
在初中數學課堂復習階段,教師應在全面了解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現狀、知識點掌握程度及復習需求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應突出重點難點,讓學生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及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明白章節學習、課堂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繼而展開針對性的復習及練習[1]。此外,在設計復習提問時應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理念下精心設計數學課堂提問,從學生的復習需求及整體教學計劃出發,設計具有復習及鞏固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及探究。
2.創設趣味提問、探究啟發提問等提問技巧,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性格特點及認知特點等設計趣味性較強、啟發性較強的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及啟發,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一些簡單的教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分組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如在進行“走進圖形世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動手制作相應的圖形,并自由將其拼湊成若干不同的圖形,最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展示,提升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及學習欲望,讓學生在動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及記憶數學知識點。啟發性提問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某種提示達到啟發的效果[2],如在進行“二次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當二次函數為y=x2-x-2時,當自變量x<0時,函數圖像應該在第幾象限?多數學生在拿到這一問題后無從下手,教師此時應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回憶二次函數相關概念,啟發學生理解問題的解答步驟,方便學生掌握及理解這類題型的解答技巧,獲得一定的啟發,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3.鞏固反思提問及小結延伸提問,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應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延伸性及拓展性,在引導學生鞏固、復習數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拓展及延伸,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散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點掌握情況設計相應的鞏固反思問題及延伸拓展性問題,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3],引導學生在掌握及應用課本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得到相應的反思優化及延伸拓展,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應實施相應的明確復習提問、創設趣味提問、探究啟發提問、鞏固反思提問及小結延伸提問等提問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回答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及數學意識,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提問
效率。
參考文獻:
[1]周芳.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15(3):160.
[2]溫種金.淺談初中數學“五環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3(10):56.
[3]楊艷.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實踐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