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鎖
摘 要:語文是一門具有濃厚情感色彩的綜合性學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語文核心素養是初中語文教師首要的教學任務。在教育技術與教學理念不斷發展的當今時代,傳統的課堂板書式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多元化教學方法逐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主流,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出發,通過分析語文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的內涵與特點,對多元化教學方法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詳細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法;學習興趣
多元化教學法主要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個性特點、教學情境采取靈活的策略形式進行授課的過程,主要包括教學內容、形式與手段的多元化,它與傳統的單一式教學模式相對立,是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豐富教學形式的具體表現。初中是學生思想與情感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特點及需求開展多元化教學策略,重視教學方法的及時改進與創新,為吸引學生上課注意力、優化語文課堂結構提供有力的教學保障。
一、豐富教材內容,開拓學生知識層面
教材內容是學生接觸、吸收知識的直接來源,也是多元化教學法順利開展的文本支撐。語文是一門偏重基礎知識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利用課本給出的文本并加以適當拓展,既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又開拓其知識層面,這是實現語文教學內容多元化的有效途徑。在以往語文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基于傳統觀念的限制,采用單一的授課形式,忽視了教學內容的更新與延伸,使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層,嚴重阻礙了學生調動情感來感知文本、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摒棄上述教學觀念,重視對教材文本的深度挖掘,豐富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文章觀點,培養其自主思維,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李清照的詩詞《如夢令》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豐富教學內容,首先分析作者所處的年代背景及其身世遭遇,來引導學生歸納其寫作特色:宋代詞人李清照,早期家庭富裕,生活悠閑,后遇戰亂,顛沛流離,詩詞多含有悲嘆身世、處境凄涼的情感。隨后,教師帶領學生仔細品讀該詞,從中總結出詞人借助春天的美好景象流露出內心的苦悶之情,從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師可以結合作者其他時期的詩詞為學生進行拓展練習,在把握詩人主要寫作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作者,開闊學生視野。
二、優化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情感代入
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是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幫助學生實現情感有效導入文本的重要方法。與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相比,多元化教學方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主觀能動性,既符合該時期學生的認知水平,又尊重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推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尤其是在教育逐漸朝信息化方向靠攏的當今時代,一大批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對優化教學形式提供了豐富的來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先進工具與資源,優化教學設計,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實現知識與情感的有效融合。
以賞析朱自清的文章《春》為例,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以搜集相關圖片與視頻,利用微課以簡短視頻將作者所描繪的春景圖描繪出來,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其“身臨其境”地感知文章內容,增強課堂感染力。其次,教師通過講授法與啟發法精講課文,結合作者深處舊中國的特殊時期,來進一步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深層情感:以春的生機盎然與生機勃勃來揭示自己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以及精神的奮發向上,帶領學生深入文本,加深情感印象。
三、多元化評價體系,提高教育手段有效性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是保證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多元化教學方法順利應用的基礎保障。在以往教學模式下,教學評價主體僅由教師一人組成,評價內容與措施過于單一,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態度,不利于教師采用合理的教育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新課程標準提倡教育手段多元化發展的要求下,教師要及時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豐富評價主體,采用多元化方式展開有效評價,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獎懲措施,提高教育手段的有效性。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及時發布本課堂教學評價報告,其中包含教師教學形式、內容以及課程設計等方面的內容,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聽課狀態自由表達意見,教師對合理的意見要及時采納并給予學生實質性獎勵措施,既提高學生評價反思的積極性,又能科學完善教學設計。另外,教師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給出針對性意見,為其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多元化教學方法作為保障教師教學質量、推動語文課堂順利開展的重要途徑,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課堂主動性方面發揮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標明確要求課堂多樣化教學的背景下,教師要仔細鉆研、創新語文教學方法,保證自身開闊的教學視野,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調動其學習熱情。另外,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依據學生個性特點為其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水平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秋麗.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淺談[J].課外語文,2017(25):93.
[2]張濛.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