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德 侯小玲
摘 要:初中階段的歷史課程,既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又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重點科目,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在“以人為本”核心教育理念和“三維目標”的指引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旨在減輕教與學的負擔的基礎上培養(yǎng)會學習,想學習,能學習,懂學習且會合作,會創(chuàng)新的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與此同時,初中歷史教師也在新課改的客觀要求下,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高效的歷史教學,然而低效的課堂仍舊大量存在。就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拋磚引玉。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反思
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各個地區(qū)的教師都在學習新理念,踐行新方法,我校也與時俱進,在不斷改革與完善的過程中經常會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習。最近,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聽評課活動,旨在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整體素質和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聽評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教學問題,影響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為了有效改善這些問題,我課后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并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一、教師定位要準確
首先,教師的思想定位要準確。人們常說,高效的課堂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在實踐的教學中,教師總是注重知識,而忽略更加重要的“生命”,在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與訓練,尤其是歷史科目,勾勾畫畫,死記硬背,錯誤地將課堂高效理解成為課堂“高容”,教師在思想上并未對“高效”二字做出準確的定位,導致課堂教學用力點偏移,高耗低效。
記得有一次聽評課上,顯而易見的,授課老師課前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教案的設計也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從知識的積累到考題的選用,再到課外的拓展訓練、提升訓練等,一堂課,密密麻麻,沒有間斷,我都忙不迭消化,光聽就已經筋疲力盡,只能暗嘆授課老師的精力旺盛。除了教案之外,授課老師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只見幻燈片一閃就過了,我都沒有看清楚,更何況是學生。這樣的講解,連蜻蜓點水都算不上。再說說練習題,有一道題出得很不錯,既符合教學內容要求,又緊密聯(lián)系實際,非常有練習意義,剛想著這次學生可以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然而,意想不到的,授課教師以時間緊迫為由,直接進入講解。下課鈴響了,授課老師的教案也正好翻完了,滿意地笑了,然而,我卻倍感心情沉重。
一堂課上,在教師的眼中,只有教案,只有完成教學任務,而根本沒有學生,他只想著如何把自己完善的準備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示出來,而并未考慮學生作為接受者能夠接受多少。我認為,教師準備充分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實踐的教學中,我們不能把教案“扔”給學生,而應該想方設法引領學生主動去自己編寫教案,在這一片“綠地”上自由呼吸,自主探尋并吸收知識。
其次,課堂的目標定位要準確。高效的課堂,并不是看教師教授多少內容,而是看學生學到了些什么,學的效果如何,即對于實現(xiàn)“三維目標”是否有裨益。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目標的設定要切實符合“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處處體現(xiàn)出“讓學生想學,能學,會學,學會”的思想。
為了增進學校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與互助提升,學校舉辦了高效課堂教案設計展示活動。導學案的目的就在于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但是很多教師的導學案,只是一味地將課內的學習轉向課外,將課內的練習轉向課外,所謂的自主學習,高效課堂,只不過還是原來的課外做題,課內講解,課外準備,課內交流。以學生的匿名反饋來說,導學案并不成功。我認為,導學案并不是教材的替代品,也不是練習冊的另一種方式,而是一種指引性的方法,應該能夠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書本知識,更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與實踐探索。
二、學生質疑是關鍵
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疑”的課堂。亞里士多德說:“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陳先章也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們的歷史課堂不應該像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那樣,木偶般地牽動學生,而應該是點燃,點燃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找出問題,提出疑惑并主動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出規(guī)律,總結特征,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教師要摒棄“浮華”的課堂。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學校擁有了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而這些設備的引入,也變成了“皇帝的新衣”,相比較于傳統(tǒng)說教式課堂的單一枯燥來說,雖說形式豐富,內容多樣,但卻虛浮、華麗,徒有其表。我們的教學并不是一場華麗的演出,而是一次內涵的交流、思維的跳躍。教師要重視生命個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即便是只有粉筆和黑板,也能將自己的畢生知識底蘊在課堂上完美地演繹,對學生因勢利導,不錯過任何引發(fā)學生思維跳躍的機會,讓課堂教學真正為答疑解惑而展示,不再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浮華課堂。
參考文獻:
[1]張世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幾點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10-13.
[2]田紅萍.淺談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