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飛
摘 要:如今,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育改革進程如火如荼,對初中美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實際上,初中美術教育課程普遍不受重視,加之教學模式不夠新穎,導致初中美術教學改革缺少動力。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對生活元素的滲透,并沒有注重將實際生活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基于此,分析了當前初中美術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對于如何將生活元素滲透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提出了幾點有效性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生活元素;滲透
藝術源于生活,初中美術教育更要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此為基礎展開美術教學,將實際生活環境作為美術創作模版,開展生活化教學,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為學生打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利用畫筆勾勒出能夠表達自己情感的個性化作品。因此,初中美術教育工作者務必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個人情感進行創作,用畫筆勾勒生動活力的生活情境,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
一、當前初中美術教育中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初中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要求,美術課程教學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現階段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一,社會對美術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見,對主要考試科目的教學十分重視,家長也認為學生應該主抓課業學習、備戰中考。而且,由于美術課程教學需要高額的費用,這也是導致很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主要原因;其二,初中美術教育得不到學校教育制度的應有重視,這樣的學習環境不僅不利于學生美術思維的拓展,也不利于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美術教育的后續發展;其三,初中美術教學方法主要以手繪為主,教學方式單一且無趣,造成學生繪畫創造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無法促進學生審美素質與想象力的可持續發展。
二、如何將生活元素滲透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
(一)走出課堂感受自然與生活
美術教育不僅作為一項基礎性教育,也是審美教育,實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與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將生活元素滲透于課堂教學中,導致學生的美術創作思維被禁錮。因此,要想將生活元素滲透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感受自然與生活,讓學生能夠在自然景色中尋找繪畫創作靈感。由此可見,走出課堂感受自然與生活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很大幫助,讓學生能夠在體會大自然景色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讓學生能夠受到大自然美的鼓舞,建立美術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二)強調生活創作,提高課后實踐
將美術生活化并非口號,而是需要教師將其落到實際,不僅要督促學生完成課后練習,更要強調生活創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繪畫創造能力,讓學生能夠將生活元素融入繪畫作品。例如,在學習《色彩與生活》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以家鄉景物為原型,將家鄉中的特色景物融入繪畫過程中,并通過對色彩的對比與搭配,讓學生能夠在不同顏色切換過程中感悟斑斕色彩之美。由此可見,要想將生活元素充分融入初中美術教學中,就必須要強調生活創作,加強課后實踐,讓學生能夠在創作中融入自身感悟,完成更富生活化的繪畫作品。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強調生活創作相當重要,要讓學生意識到繪畫創作的基礎來源于生活,應以生活元素為創作原型,展開天馬行空的創作,實現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
(三)從生活中提取元素,在美術課堂中理解繪畫語言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術作品通常是對生活的概括與濃縮,尤其是現代美術更是注重對現實情景的抽象表現,表達作者與作品間的情感交流。然而,由于初中生對藝術原理的認識不夠深刻,導致學生難以理解過于抽象的美術作品。在此情況下,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取創作元素,用獨特的繪畫視角創作出更具風格的美術作品。例如,在學習《寫意花卉》一課時,為了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中國花鳥藝術繪畫語言的了解,可以通過課前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繪畫與現實的區別,繼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取元素,在美術課堂中理解繪畫語言。
(四)從生活中創建主題,在美術課堂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同學生都有不同的夢想,有些夢想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而有些夢想卻是無法實現的,例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長出翅膀等,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這些夢想的真實性與可實現性,并引導學生通過繪畫創作的方式實現那些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因此,教師需要從生活中創建主題,讓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中實現自己的夢想,例如在學習《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關教學活動主題,引導學生利用畫筆表達情感,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美術作為人類文化造型載體的重要性,并學會將內心情感通過畫筆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以生活情景為教學主題,可以讓學生更為充分地發揮想象力,也能夠創作出更為豐富的畫作,激發學生的創作力與想象力。
綜上所述,由于傳統美術教學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嚴重忽視了對生活元素的滲透。因此,初中美術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美術興趣,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陶冶情操,逐步引導學生探究藝術之美,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務必要讓學生明白繪畫藝術的真諦,并學會在生活中提取創作素材,實現自己的繪畫夢想。
參考文獻:
[1]郭晴晴.發現美、觀察美、表現美:初中美術手工課教學策略芻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8(12):140.
[2]張麗娟.略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