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珍+余秋容+游彩芬+李美娟+馮燕+陳瑞蓮
【摘要】 目的:了解民營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現狀及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性。方法: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402名民營醫院的女性注冊護士為調查對象。采用護士職業倦怠問卷量表、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對民營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狀況及與工作壓力源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民營醫院護士職業倦怠比一般護士嚴重;年齡、職稱、學歷、婚姻狀況均對職業倦怠有影響;護士壓力源各因素對職業倦有不同程度影響。結論:民營醫院護士有更高職業倦怠發生,且不同程度受護士壓力源各因素影響,民營護士職業環境有待改善。
【關鍵詞】 民營醫院; 護理; 職業倦怠; 應對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work pressure for nurses in private hospitals.Method:A total of 402 cases of female registered nurses with the adoption of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from May 2014 to July 2015 in private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urses occupational questionnaire scale,nurses work pressure source scal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for nurses in private hospitals and the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were adopted to make relevant analysis.Result: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in private hospital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general nurses.Age,professional title,educational background,and marital status had an impact on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the factors of nurses pressure source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influence on occupational burnout.Conclusion:Nurses in private hospitals have higher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of nurses stress sources to different degrees so that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of nurses in private hospitals needs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 Private hospitals; Nursing; Occupational burnout; Countermea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Invalid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ial,Boluo 51617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3.021
職業倦怠是指對在工作中長期的情感和人際關系壓力源的持續反應。職業倦怠使得個體工作積極性、效率下降,容易在工作中逐漸出現自卑、冷漠、厭惡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現,出現缺勤和辭職的傾向增加[1]。隨著醫療改革深入,民營醫院得到大力發展。由于民營醫院相對于公立醫院的來說,有不同的人事制度,有不同的績效考核制度。為了解民營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發生情況及與職業壓力的關系,通過問卷形式對上述問題進行調查分析,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于2014年5月-2015年7月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以惠州市6家民營醫院的女性注冊護士為調查對象。所有參與護士均對此次調查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有心肝腎等疾病史及精神異常人員。
1.2 研究工具
1.2.1 基本資料調查,采用自制量表調查參對象護士的年齡、婚姻狀況、學歷、護齡、職稱等基本資料。
1.2.2 護士職業倦怠問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量表,量表包括3個維度,情緒衰竭、去人格化和工作成就感共由22道題目組成。問卷采用6級評分,調查對象依據自己的感受對量表的描述進行自我評估,依次表示其感受出現的頻率,其中情緒耗竭和去人格化評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重,個人成就感分值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重。其中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量表9條目,用于評估工作壓力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去人格化(depresonalization,DE)分量表5條目,用于評價工作壓力引起對服務對象的態度及感覺。低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t)分量表8條目上,反向計分,用于評價工作壓力表引起評價壓力引起的對自己工作的看法。職業倦怠總體定性評價,按李永鑫的方法,情緒衰竭、去人格化、個人成就臨界分值分別為:20、16、24分,3個維度均低于臨界值為無倦怠;1個維度發生為輕度倦怠,2個維度發生為中度倦怠,3個發生為重度倦怠[2]。分量表比較以實際得分進行比較。中文版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3]。endprint
1.2.3 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 工作壓力源量表共包括35項5個子條目(護理專業及工作、時間分配及工作量、環境及儀器、患者護理、管理及人際關系),評分為1~4級,分數越高,提示護士工作壓力就越大[4-6]。
1.3 質量控制 調查前由研究人員對調查員進行培訓,統一指導語,對所有調查護士采用同一調查方法和技巧。調查問卷由被調查護士本人填寫,并對不明確問題當場給予解答,并提醒患者避免遺漏,及時回收問卷。數據以雙錄入方式錄入EpiData 3.1,以保證問卷的質量和錄入的正確性。
1.4 統計學處理 調查數據以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職業倦怠總體定性評估中,倦怠程度發生率的比較用 字2檢驗;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應用于職業倦怠分量表得分與常模的比較。年齡、職稱、學歷、婚姻狀況分組職業倦怠比較據各維度實際評分分別比較,統計檢驗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多元回歸分析用于職業倦怠與壓力源的相關分析。顯著性檢驗水準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本次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402份,最終有效問卷為400份,有效率為99.5%。調查對象以年輕人為主,25歲以下269名,占66.9%、25以上133名,占33.1%。未婚130名,占32.3%,已婚272名,67.7%。本科及以上學歷129名,占32.1%,其余273名,占67.9%。
2.2 400份調查問卷中,325份(81.25%)份存在職業倦怠,其中輕度倦怠99份(24.75%)、中度倦怠181份(45.25%)、重度倦怠45份(11.25%)。以文獻[7-9]調查結果作為對照,該調查以分層抽樣的方法,對象包括各級醫療機構的1320名執業護士,結果具有代表性。該調查顯示,護士職業倦怠發生率為62.80%、重度倦怠發生率為8.79%。本次調查臨床護士的職業倦怠發生率(P<0.001)及輕(P<0.001)、中(P<0.001)、高度倦怠(0.023)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進一步的職業倦怠量表分量表得分分別與對照比較顯示,本次調查護士職業倦怠量表在情緒衰竭(t=5.038,P<0.001)、去人格化(字2=3.26,P=0.0011)得分高于對照,低個人成就感( 字2=2.988,P=0.029)得分高于對照,見表2。
2.3 職業倦怠分組分析表明,年齡小于25歲在情緒衰竭、去人格化、低個人成就感三個維度均高于大于25歲年齡段。同樣,本科以下學歷相對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在三個維度上均嚴重的職業倦怠表現。在職稱方面,只有在情緒衰竭分量表上護師及以上相對護師以下有較少評分(P<0.05),余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已婚相對未婚者,在情緒衰竭、去人格化均有更高評分,低個人成就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壓力源與職業倦怠多元回析分析顯示,壓力源對情緒衰竭影響因素從大到小分別是:護理專業及工作、工作量及時間分配、管理及人際關系問題,標準回歸系數分別為:0.378(P<0.001)、0.279(P=0.0030)、0.161(P=0.0160)、0.104(P=0.0100)。影響去人格化壓從大到小壓力源因素分別是:護理專業及工作、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患者護理方面,標準回歸系數分別為:0.327(P=0.0020)、0.235(P=0.0060)、0.103(P=0.0310)。影響個人成就感壓力源因素分別是:患者護理方面,及管理及人際關系,標準回歸系數分別為:0.301(P<0.001)、0.231(P=0.0030)、0.106(P=0.0160)。見表4。
3 討論
護士是職業倦怠高發群體,且職業倦怠的程度較高,整體處于中高度水平。有研究顯示,有59.1%~69.1%的護士出現職業倦怠,尤其情感衰竭現象嚴重[10-12]。本次調查顯示,民營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發生率為81.25%,重度職業倦怠率為8.79%,高于作為對照的護士群體水平(62.80%、11.25%)。民營醫院護士有更高的職業倦怠發生率,且程度更高,這種結果在類似的研究得到證實[13]。同時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年齡、學歷、職稱、婚姻狀況,對護士職業倦怠的發生有影響[14-16]。本次調查結果與大多數的結果相似,這提示在人口學方面對職業倦怠的影響在民營醫院的護士與普通醫院護士影響相似。在職稱方面,未能獲與前人相同的研究結果,本次調查未顯示有統計學差異,這可能系調查對象中高職稱的例數過少所致,初級職稱占比過多也可能是民營醫院護士職稱結構的一個特點。從職業倦怠與護士壓力源因素多元回歸分析結果來看,護理專業及工作、工作量及時間分配二對民營醫院護士職業倦怠影響的主要因素。護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關系一直受到關注,護士壓力源各因素均對護士職業倦怠得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7-18]。民營醫院護士有不同的職業境遇,強調經濟效益及產出效率,民營醫院有可能要應對更大的壓力而理易出現職業倦怠。蘇宇等總結民營醫院護士面臨的壓力致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有:過分強調節約人力資本經營體制和管理制度、嚴柯的獎罰制度、工作的不穩定性、晉級晉職困難、過分的服務要求等[19-21]。
隨著醫改的深入,民營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將不斷增多,對整個社會的健康服務影響越來越大。民營醫院護士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醫院護士是保障健康服務質量的基礎性因素,保持護士的良好職業狀態有利于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改善護士職業環境:作為民營醫院的管理者,應從利于醫療安全、醫療質量為出發點,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合理人事管理、績效考核;作為行業協會,應從護理專業自身的發展出發,維護行業的專業性,提升行業的社會地位,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自信,爭取作為行業的代理人,維護護理專業人員合理權益,增進作為專業群體與專業合作者、管理者的關系建設。endprint
參考文獻
[1]張先軍,劉旭,軋春妹,等.天津市護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與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05-3209,3250.
[2]高惠寧,徐麗群.ICU護士感知組織氛圍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2):61-62.
[3]李亞紅,李榮,楊紅梅,等.兒科護士職業倦怠與離職意愿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189-3193.
[4]黃奇花,莊君燦,譚春興,等.護士職業態度對職業倦怠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52-54.
[5]文金寧,張永紅.精神病專科醫院護理人員職業倦怠的現狀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7):2054-2057.
[6] Li A,Early S F,Mahrer N E,et al.Group Cohes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Protective Factors for Nurse Residents Job Satisfaction,Compassion Fatigue,Compassion Satisfaction,and Burnout[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2014,30(1):89-99.
[7]龔艷,孫曉娟,崔莉青,等.手術室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韌性的相關性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4):4-6.
[8] Nantsupawat Apiradee,Nantsupawat Raymoul,Kulnaviktikul Wipada,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staffing levels and nurse outcomes in community hospitals,Thailand[J].Nursing & Health Sciences,2015,17(1):112-118.
[9]毛冰佳,魏萬宏,陳參參,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護士職業獲益感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54-156.
[10]吳妹清,楊曉蓉,陳瑤等.員工幫助計劃緩解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初探[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8):594-595.
[11]王敏芳,危娟,何冠菲,等.廣州市三級甲等醫院急診科護士工作授能與職業倦怠相關性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0):53-55.
[12]李賽梅,蔣維連,戴玉琴,等.急診科護士心理資本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3):167-168.
[13] Lu Minmin,Ruan Hui,Xing Weijie,et al.Nurse burnout in China: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staffing, job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care[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5,23(4):440-447.
[14]劉麗婷.中國護士職業倦怠心理社會影響因素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8):58-61.
[15]劉延錦,呂培華,董小方,等.正念減壓療法在防治護士職業倦怠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5):69-71.
[16]張鼎,陸丹,時宇,等.公立醫院工作場所患者暴力對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9):69-71.
[17]汪敏,劉茜,李保蘭,等.壓力管理對綜合醫院86名執業護士職業倦怠影響的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2):1723,1728.
[18]陳惠貞,管榮娟.壓力管理干預對急診及外科護士職業倦怠、壓力的改善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0):94-97.
[19]滕妍,栗莉,于晨,等.護士長領導行為與護士職業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4):403-405.
[20]王聰,廖春麗,李英娟,等.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授權的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4):18-20.
[21]蔣培亞.護士職業倦怠的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3):24-25,34.
(收稿日期:2017-01-22) (本文編輯:程旭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