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澤
摘 要:救撈系統打撈單位船員潛水員隊伍是國家海上專業救撈隊伍主力軍,是提高打撈專業隊伍整體戰斗力的重要基礎,是體現救撈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立足打撈單位長遠發展,抓好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對打撈單位可持續發展,強化打撈單位整體隊伍建設,履行好國家賦予的神圣救撈職責,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通過分析打撈船員潛水員隊伍現狀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關于打撈單位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救撈系統 打撈 潛水員 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1-258-02
一、船員潛水員隊伍的現狀
(一)平均年齡
2003年救撈體制改革以來,打撈單位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力度調整船員潛水員人員年齡結構,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大批上世紀70年代中期參加工作的船員潛水員的退休,平均年齡較以前均有所下降。目前打撈單位專業技術船員(即高級船員)平均年齡一般在35歲左右,普通船員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潛水員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
(二)文化程度
1.打撈單位專業技術船員大多數是來自航海類大專院校畢業生,因此,大專以上的學歷占專業技術船員總數比例相對較高,在45%至70%之間。普通船員為通過社會招工或職業技術學校招錄,學歷相對較低,一般為高中學歷,大專以上學歷占普通船員總數不超過5%。
2.打撈單位潛水員多數為廣州潛水學校(中專)畢業生,大專以上學歷占潛水員總數不超過10%。
(三)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情況
1.打撈單位專業技術船員隊伍中,中高級人員相對較少,大副大管輪以上人員占全部專業技術船員比例在35%左右,高級船長、高級輪機長人數偏少。普通船員水手長、機工長等高級工與初、中級工各占五成。
2.打撈單位潛水員隊伍中,高級潛水員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偏少,初、中級潛水員偏多。
二、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船員潛水員管理比較粗放,隊伍結構不夠合理
一是打撈單位船員潛水員管理模式不夠先進,管理標準不夠科學,規定流程不夠明確。二是船員潛水員中骨干數量不足,老中青結構比例失調,高級技術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嚴重缺乏。三是對人才培訓意識不夠超前,有效手段還不多。四是船員潛水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專業技術和技能水準還不能完全達到實際的業務要求,與建設適應一流現代化救撈人才隊伍需求存在一定的距離,還不能完全適應快速高效應對海上重特大突發事件的需求。
(二)船員潛水員職業地位下降,隊伍建設后繼乏人
一是由于船員潛水員工作環境艱苦、工作時間集中、業余生活單調,以及工資收入及家庭的原因,現有船員潛水員流動性加大,不愿意長期從事船員潛水員工作。二是鑒于船員潛水員職業特點,對生活在電子信息化時代的年輕人,吸引力越來越小,尤其是愿意從事全市有潛水員、普通船員這樣苦臟累技能崗位的人員更是越來越少。
(三)船員潛水員薪酬分配制度不完善,影響隊伍穩定
一是由于歷史沿革、單位性質等原因,船員潛水員工資結構不盡合理,種類繁多,發放方式復雜,與市場機制差別較大。二是大多數船員潛水員對自己的工資構成認知模糊和工資待遇不盡滿意,無法發揮激勵作用。三是受事業單位的分配機制限制,專業技術船員的工資收入與船員市場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普通船員工資收入已接近甚至超過市場水平;從而造成專業技術船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四是市場個體潛水員作業環境、風險、難度比打撈潛水員低許多,但總體收入水平比打撈潛水員的收入要高許多。
(四)部分船員潛水員責任意識淡漠,影響隊伍整體素質
一是在經濟社會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已發生很大的變化,船員潛水員隊伍在思想上的差異性、獨立性、選擇性不斷增強,利益訴求呈現多元化。二是在部分船員潛水員中,盡責履職、愛崗敬業的精、氣、神不足,對打撈歸屬感不強。特別是年輕職工忽視了救撈公益性的工作性質和社會價值,簡單片面地將個人利益訴求同商業市場標準劃上等號,思想產生變化,心態開始浮躁,進而盲目攀比待遇,拼搏奉獻的意識淡化。
三、加強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的思路
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是打撈單位長期以來謀求發展和深化改革的重點。做好新形勢下的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工作,關鍵是要從推動打撈單位深化改革,實現專業能力升級的戰略高度來審視和謀劃。要緊緊圍繞海洋強國戰略和加快“四個交通”發展目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升專業能力為主要任務,鞏固基礎、完善制度,堅定不移加強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海上公共安全不懈努力。
四、加強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的具體舉措
打撈單位長遠發展和戰略定位,必須圍繞海洋強國戰略和保障海上公共安全的要求,適應保障海洋權益和快速高效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需求。而打撈隊伍現有的技術能力水平還應進一步提升,尤其是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編制總體規劃,加強制度保證
應認真分析和評估本單位船員潛水員隊伍現狀,結合單位發展戰略規劃與目標,編制與其相適應的中長期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規劃,堅持吸收與培養、引進與開發相結合的原則,為優化船員潛水員隊伍結構提供向導和依據,以滿足單位發展戰略和目標的實現。在此基礎上完善船員潛水員招聘機制和人才儲備工作。通過加大對重點崗位人員招聘和培養力度,使船員潛水員隊伍結構更加合理,儲備與發展相適應。通過深入挖掘內部人才潛力、拓寬外部人才渠道,為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提供人才保證。
1.健全完善船員潛水員管理辦法等相應制度,創新和規范用工機制,規范船員潛水員招聘程序。
2.根據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規劃和工作實際需求,按船員潛水員供需環境制定相應的招聘計劃。加大航海類應屆畢業生以及成熟專業技術船員的招聘力度,使專業技術船員配置更趨合理。有計劃地招收高學歷潛水作業技術人員,在保持隊伍合理結構同時,增加一定數量的人才儲備,以滿足進入深潛水作業的需求。
3.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方法招聘緊缺崗位和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船長、輪機長、水手長、機工長等)。進一步加強“成品人才”的引進力度和規范機制。
(二)健全培訓體系,提升專業水平
人員培訓是人力資本投資的基本形式,是增強單位核心競爭力的基本途徑,船員潛水員培訓要以單位戰略發展要求和提升崗位工作能力為目標,加強船員潛水員培訓管理,改進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中長期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規劃,有針對性地明確培訓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從培養人才、提高能力和素質、提升管理水平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制訂培訓計劃。要健全完善培訓評估制度,逐步建立立體的培訓評估管理體系。
1.建立船員潛水員培訓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使培訓結果與船員潛水員的績效考核和晉升相聯系,增強船員潛水員參加培訓的內在動力,對特定專業資質的取證人員予以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激勵。
2.加強現有人員的開發,重點加強船長、輪機長、高學歷潛水員以及飽和潛水員的崗位能力和復合型能力的培養。學習和采用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開展對現有人員的開發、選拔、技能培訓和績效管理等,發掘現有人員潛能,提升崗位適任及勝任能力,以滿足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的需求。
3.成立領軍人員工作室,發揮現有高級專業技術船員和高級技能人員的“傳、幫、帶”作用和代際傳承培訓,不斷擴大傳承面,加快船員潛水員隊伍中高級人才培養,繼續提升應急搶險和大深度搶險打撈能力。
(三)完善激勵機制,體現職業價值
加大船員潛水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完善船員潛水員的工資管理制度,強化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核心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注重分配的科學合理和公正公平,提升船員潛水員的地位和價值,確保人才競爭優勢,促進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和穩定。針對船員潛水員職業是一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借助履行《2006年海上勞工公約》契機,建立清晰的船員潛水員整體待遇管理機制,提升船員潛水員的待遇水平,有針對性地解決船員潛水員工資待遇的吸引力問題。
1.完善船員潛水員工資管理方式和分配機制,堅持向生產一線的船員潛水員傾斜的分配原則和分配制度。
2.理順船員工資結構,貼近國際慣例。船員工資結構要逐步做到簡單化、顯性化、國際化。船員工資標準要根據單位發展情況等方面因素確定,逐步趨向市場化。
3.要優化潛水員工資結構,根據潛水作業種類、深度、難度,明確潛水員潛水作業津貼和工程津貼,規范潛水津貼和潛水作業津貼的發放范圍,健全完善潛水員技能和績效要素參與分配的激勵機制,最大限度調動潛水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強化文化建設,增強內在素質
建立一支長期穩定的、有戰斗力凝聚力的船員潛水員隊伍,必須依靠單位文化戰略來支撐。通過單位文化建設,通過以核心價值觀來培養員工的認同感,強化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要加大宣傳打撈核心文化,包括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和精神,使之成為船員潛水員的內心共識、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才能產生感召力、凝聚力和推動力。
2.要用先進的文化引領,宣傳先進典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團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工作作風、勇于擔當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引導船員潛水員領會先進典型的精神實質,增強船員潛水員的責任感和內在素質,使打撈一線涌現出更多的先進人物。
3.要把教育引導船員潛水員提高責任意識,寓關心幫助船員潛水員之中。要把握船員潛水員思想脈搏,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只有船員潛水員內心對打撈認同,才會有歸屬感,才能熱愛自己的崗位,做到愛崗敬業。
結語
綜上,當前打撈單位船員潛水員隊伍建設已經進入關鍵階段,與交通運輸部《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救撈人才發展目標,即“培養和造就數量充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管理高效的國家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目標要求相比,還有努力的空間,提升隊伍能力的艱巨性、加強隊伍規劃的針對性和隊伍作風建設的長期性是我們需要下功夫破解的難題。
參考文獻:
[1] 傅超.加強國家搶險打撈單位的員工職業生涯管理[J].航海,2011(2)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人事教育處 上海 200090)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