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警務建設是我國打擊犯罪分子的重要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治安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犯罪事件的高頻發給我國的警務力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城市化建設代表著我國的警務工作進入了新時期,社區警務開始取代之前的公安民警模式。本文就新時期社區警務工作為中心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警務工作;重要性;社區服務;工作方式;新變化;影響
中圖分類號:D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215-01
作者簡介:樊樂觀(1985-),男,漢族,上海人,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泗塘新村派出所,科員,研究方向:社區警務工作。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新時期,各種違法犯罪活動進入了一個高發期。社會治安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社會治理和社區建設都呈現出新的形勢與特點。在這種新形勢下,社區警務的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社區警務是警務建設的基礎,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標志著社區警務將變成我國警務工作的中堅力量。
一、新時期開展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性
(一)城市化建設離不開社區警務建設
社區警務建設已經變成我國地方發展的一個政治優勢,所以公安機關在社區警務建設中需要不斷的繼承和創新,構建和諧的警民關系,實施全方面的警務管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代表著社區化建設進入了新時期,社區已經取代之前的舊村莊,社區管理所呈現的種種問題都標志著我國要大力開展社區警務工作,以確保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社區警務工作是新時期的特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社區警務呈現了新時期的特點,即法制化,民主化,公開化,數字化,社會化,親民化和科學化。在新時期貫徹黨的方針,結合當前人民群眾對服務建設的新期待和新要求進行新的探索。社區警務建設遵循“以人為本”的方針切實解決居民的問題,維護居民的權利,保護居民的安全[1]。
二、社區警務的工作原則
(一)利民原則
社區警務的開展旨在解決社區居民的問題,滿足群眾的需要。社區民警應該主動準確的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切實的去解決群眾的問題。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群眾的問題。這就要求社區民警不僅要在職責范圍內處理居民問題,更要在職責以外關懷和服務居民[2]。
(二)主動原則
社區民警不僅要把服務群眾作為自己的工作標準,更要把它當成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社區民警要誠心誠意的做到為民服務,要明確為群眾解決事情不僅僅是法律的規范,職責的體現,群眾的需求,更是人生價值觀的實現。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時時刻刻把群眾放在心上。
(三)高效原則
社區的警務繁多,要想真正的解決群眾的需要就要求社區民警的效率提高。只有提高了出警的效率才能切實解決群眾的一切需要,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才能提高社區化建設。
三、社區警務的現狀與解決方法
(一)社區警務的現狀
社區警務是維系上層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的樞紐,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區民警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想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社區民警必須承擔起社會發展下產生的重大責任。這就導致了社區警務工作產生了許多問題。當前,社區警務存在著服務理念不明確,處理事務的效率不高,部分警務人員的自身修養不夠高等問題,這就導致了社區群眾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群眾和警務人員的聯系不夠密切,出警不夠迅速,警務人員的效率不夠高[3]。
(二)解決方法
首先,社區民警應該迅速轉變觀念,認識到當前的現狀,不再是管理者而是服務者。這在很大一方面影響開展群眾工作,會造成群眾不配合警務人員的工作,造成警方解決問題的困難。而且許多警務人員不能及時的解決群眾的問題,更加影響與群眾的關系。關注民生理念,主動服務應該作為社區警務的重要工作理念。要主動詢問群眾的需求,接受群眾的批評。只有這樣,才能將人民群眾和警務人員緊緊聯系起來。當然,新時期的犯罪事件的頻發導致警務人員的供不應求也是社區警務亟需解決的一大問題,完善社區警務網,依靠網絡的力量可以大大提高社區警務工作的效率。
此外,社區警務人員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借助互聯網和新媒體等工具更好的去服務大眾。要樹立社區警務人員的新形象,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警務人員的工作效率。警務人員要吸取過去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最大程度上解決居民群眾的問題。例如上海公安建設就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互聯網+背景下,上海社區實現了智慧公安建設,開設了微信警務室的app,通過實現智慧公安建設,并將app應用到上海的社區警務工作中,大大提升了警務工作效率,能夠更好的滿足社區安保需求。
四、結語
新時期社區警務不僅僅局限于解決民警工作范圍內的問題,更多的是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切實解決居民群眾的生活問題和大眾需求。警務人員只有樹立起自身的新形象才能贏得居民群眾的配合。警務人員應當樹立政治上堅實可靠的理想信念形象,樹立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警察形象。社區警務的建設標志著我國警力建設的一大進步。當然,社區警務的建設不但需要警務人員的努力,也離不開群眾的大力配合。只有警務人員和人民群眾緊緊聯合起來,警務人員主動詢問群眾的訴求,群眾主動配合警務人員開展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建設,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居民的安居樂業。
[參考文獻]
[1]邵劍.社區警務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5.
[2]凌樂孺.社會轉型期創意警務制度構建研究[D].蘇州大學,2015.
[3]馬韶軍.社區警務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