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
摘要:本文從我市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困難以及解決的方法幾個方面論述了加大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力度,是新時期社會對檔案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充分發揮檔案資源文化功能,傳播檔案文化正能量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傳播;正能量
檔案是反映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及人民群眾各方面的真實記錄,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始記錄,是促進我國各項事業科學發展、維護黨和國家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據,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動素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檔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經驗得以總結,規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各項事業得以發展,都離不開檔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檔案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習總書記的這番講話精辟闡述了當今時代,特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檔案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檔案文化產品是檔案部門通過充分挖掘檔案文化屬性,對檔案進行篩選、加工、提煉、編纂,使檔案發生轉化而成的特色鮮明的文化產品。昭通市各級檔案部門充分發揮部門和館藏優勢,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地方特色、熱點問題、民生問題等積極研究、編輯、開發檔案文化產品,通過舉辦展覽、編輯出版物、教學實踐等方式,傳播檔案文化的正能量。
1檔案文化產品開發現狀
1.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辦各類展覽。昭通市檔案館和十一縣區檔案館都充分利用館藏檔案資料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檔案館利用搬遷新館之際舉辦了“檔案.昭通”陳列展覽和“紅星照耀中國”專業展覽,吸引社會各界參觀,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用直觀、生動的展覽形式激發廣大市民的愛國熱情。
2.利用館藏資料編纂出版物。市檔案局編纂出版了《昭通檔案志》、《昭通檔案(2007-2011)》、畫冊《蘭臺金輝耀烏蒙》、《昭通蘭臺》;魯甸縣收集編輯了“8.03”地震新聞資料;巧家縣檔案館編輯了《分管檔案館領導人名錄》。在十二·五期間全市檔案部門開發文化產品18個。
3.與黨史、方志、扶貧等單位合作編輯史料,如編輯了《昭陽10年扶貧紀實》、《鎮雄縣四十年自然災害史》、《鎮雄縣風物志》、《彝良縣著名人物匯編》、《彝良蘭臺畫冊》、《威信縣烈士英名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結集扎西史料》、《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綏江縣組織史料》、《綏江縣民兵史》等檔案資料,對于梳理昭通市的歷史文化發揮巨大作用。
4.部份機關單位也積極開展編研工作,如昭通市人大,政協對歷年歷屆會議材料、提案或議案進行了匯編;市民宗局編印《昭通少數民族志》、《苗族服飾圖案集》;市政協文史委為編纂了紅軍長征過昭通七十周年專集《紅軍萬歲》一書;漁洞水庫管理局編印了《高原明珠》、《閃光的足跡》;市商務局編印《昭通烏天麻健康全人類》,魯甸縣醫院編印《魯甸縣人民醫院圖志》等。
2存在困難和不足
雖然全市在開展檔案編研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不足,市館對全市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缺乏統籌、規劃和指導,對檔案文化建設重視不夠,導致全市檔案文化開發滯后。主要體現在:
1.產品單一,內容簡單,數量少。我市檔案館開展的編研工作多數立足檔案工作本身開展,利用館藏資料開展編纂的并不多,多數只是統計匯總、數字匯編等,深層次開發的較少。而且所編的內容相對館藏和昭通的歷史而言,數量不多,能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民生工作服務的更是少數。
2.投入力量少,縣級檔案部門人少事多,工作繁忙,導致工作失調,在檔案文化產品開發方面力量薄弱。有的縣檔案局多年沒有開展這項工作。
3.經費投入不足。我市財政緊張,有的縣一年的經費才3萬元,正常工作都難以維持,加上對這項工作重視不夠,使這項工作難以開展。
4.人員素質不高,部份工作人員在思想上缺乏責任心和事業感,不思進取,不主動熟悉工作,館藏情況不清,不肯積極學習,也不愿勇于探索和實踐。
3解決辦法
1.爭取支持,加強對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工作的重視。擴大宣傳,積極爭取各級領導的重視,
2.加大經費投入,每年在擬定工作目標方案的基礎上把檔案文化產品開發所需要的經費納入單位預算,確保工作正常開展。
3.充實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選拔有編寫能力和文字綜合能力較強、思想素質較好的有責任心和事業感強、嚴謹認真的人員充實從事這項工作,并加強業務培訓。
4.立足自身,熟悉館藏,挖掘館藏精華,發揮檔案“母資源”的特性,開發、編輯具有地方特色的檔案文化產品。
5,擴大宣傳,開拓視野,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各種門類、各種載體的檔案資料,取得更多有用的第一手材料,為開展檔案文化產品奠定堅實的基礎。
6,走出館門,加強與外界交流合作,實現館際之間、檔案室相互之間、館室之間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全力開發檔案文化產品。如加強與黨史、方志、宣傳、政協等部門合作,圍繞重大紀念活動,形成反映一批以歷史和時政為主的檔案文化產品;與民政、人社、旅游等部門合作開發一批以反映民生為主的檔案文化產品;與電視臺、電臺、文體部門合作,開發一些生動直觀的檔案影視文化宣傳產品。不拘一格,形成活力,共同謀劃多種形式開發讓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檔案文化產品。
7,結合當地特色和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工作,讓這項工作更具有現實性和實效性。
4下步打算和具體目標
重視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充分發揮部門和館藏優勢,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地方特色、熱點問題、民生問題等,積極研究、編輯、開發檔案文化產品,深入發掘館藏檔案文化信息,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新手段、新方式,舉辦專題展、教育展等活動;努力發揮檔案文化的存憑、留史、資政、育人的功能,傳播檔案文化正能量,最大限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檔案文化、信息的需求。
1.加強對各地文化產品開發的指導和培訓。市局有意識、有重點地加強對各級檔案部門進行檔案文化開發利用的業務培訓,增強各級檔案部門的文化開發的造血功能。
2.對全市的檔案文化產品開發進行指導或引導。如新建成的綜合檔案館在新館開館時建設常設的歷史記憶展廳,反映本地歷史文化的歷史記憶;每個綜合檔案館每年至少應舉辦一個專題展;每個綜合檔案館至少開發一項檔案文化產品,形成覆蓋全市的民族團結歷史展示體系,把檔案館建成當地宣傳、展示檔案文化和學習檔案知識的重要場所,擴大檔案文化影響力。
3.昭通歷史積淀豐厚,文化遺存繁多,英才輩出,名人名家眾多,文化成果豐碩,是建設昭通特色檔案資源體系的厚實基礎。采取有效措施,擴大征集范圍,開辟征集新渠道,積極推進“烏蒙檔案文化”建設;加強對昭通少數民族、民風民俗、民間藝術、文化遺址、風景名勝、名人名家、地方特色等檔案資料的征集、接收進館保存工作。昭通市檔案局舉辦的攝影比賽、有獎征集、名人檔案捐贈等活動就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值得借鑒和推廣。努力挖掘檔案所蘊含的歷史內涵、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通過舉辦展覽、制作電視專題片、專題匯編、組織專題講座、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教育基地等形式,對檔案資源進行深加工,制作昭通檔案文化產品。
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工作在當今社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必須打破把檔案“養在深閨人不知”的陳舊觀念,立足行業特點,體現工作特色,大力發展檔案文化產品,發揮檔案文化服務功能,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激發正能量。通過開發文化產品,發揮檔案文化正能量,主動服務大局,借機融入大局,發揮檔案人的新作用、展示檔案人的新形象,更好地踐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光榮使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