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性教育是幼兒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對幼兒的性教育加以重視,但幼兒園性教育實施的現狀卻并不理想。本文立足于實踐調查,根據幼兒性教育目標,確定大班幼兒性教育的內容。
關鍵詞:幼兒園性教育;現狀;大班;性教育內容
一、社會現狀
(一)我國幼兒遭性侵現狀
想必最近大家都被臺灣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殺的事情刷屏,這名女作家早年被補習班老師性侵,長期飽受抑郁癥折磨,最終以結束生命來解脫痛苦。
在各種新聞媒體上幼兒被性侵的案件也頻頻報道:3歲女童遭27歲姑父多次性侵;南寧市鄭某性侵6歲養女長達4年之久……至今,我國還沒有確切的幼兒遭受性侵發生率調查數據。
(二)世界范圍內的幼兒性侵現狀
在世界范圍內,僅僅發生在女童身上的性侵害就高達34%。在美國,涉及兒童的性虐待案件總數為119397件。
這些令人心寒的事實和刺眼的數據,一次又一次為我們敲響這警鐘,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作為監護人,到底需要做些什么來保護這些未來的花朵。
二、研究意義
兒童性教育問題是亟待解決的教育和社會問題。從幼兒性教育的意義來看,幼兒期是性教育的關鍵期。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協會的瑪麗考爾德倫博士強調,幼兒階段特別是5歲以前,性教育特別有效。然而,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的幼兒性教育基本上沒有起步,尤其是承擔幼兒教育的重要場所——幼兒園,幼兒性健康教育完全處于被忽略狀態。
三、實踐研究
(一)對象
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中鐵大橋局集團幼兒園,選擇一個大班的5~6歲半年齡階段的37名幼兒,其中男童24名,女童13名。
(二)方法
主要采取訪談法:對幼兒和家長的訪談和問卷法:對家長、教師和幼兒三方的問卷。內容基于生理—心理—社會健康教育模式,和大班時期幼兒所需的性教育內容,著力探討幼兒在性生理知識、衛生習慣、自我保護和愛的教育4個方面的認知。
(三)結果
1.性生理知識
5~6歲幼兒對性別差異的認識以對直觀特征的描述為主,如“小男孩和小女孩哪里不一樣”,“女孩頭發長,男孩子頭發短”“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穿褲子”;小部分幼兒能夠認識到性別差異體現在外生殖器的不同,如“小女孩蹲著小便,小男孩站著小便”“小男孩有雞雞,小女孩沒有”??梢钥闯鏊心軌蛘J識到生理差異的幼兒中,最先關注到的是“頭發、衣服”,其次才是生理差異。
2.自我保護
幼兒對于“身體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讓別人看和碰的”這一問題的認識嚴重不足,部分幼兒不知道,而絕大多數幼兒是認知不準確,如“全身都不想被別人看到”“嘴巴不好看,不想被別人看到”。只有少部分幼兒認識到隱私部位,如“小雞雞不能被人看也不能被人碰”“屁股不能露出來”等。
3.衛生習慣
對“你覺得要不要穿小內褲”“你的小內褲是否經常洗”這一問題,百分之百的幼兒給出了肯定答案,并且知道便后要洗手。
4.愛的教育
大部分幼兒通過直觀形象方式理解出生,如“我是在媽媽肚子里出生的”“是媽媽從肚子里把我生出來的”;大部分的幼兒都將自己的生命看做是母親一個人的功勞,部分幼兒能夠通過家庭屬性進行描述,“爸爸媽媽要結婚才可以生小孩”但對于父親這一角色在創造生命中的作用,卻不知道。在詢問“家里你最喜歡誰”時,往往父親不在第一位,通常是照顧幼兒最頻繁的老人最受他們喜歡。
四、討論
從研究的結果上看,幼兒的衛生習慣教育相對較好,這也看出家庭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性生理知識、自我保護和愛的教育方面的教育卻需要亟待加強。首先,從性生理認知調查結果來看,幼兒性生理認知處于較低水平。這種較低的水平反映出兒童對于性知識的了解是基于平常的經驗積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幼兒對于性生理知識“似懂非懂”的狀態,源于成人自身的性知識缺乏、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等不能也沒有主動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
目前,我國“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已明確要求教師要了解性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但對于幼兒園教師卻無明確要求。在對教師的調查問卷中,教師明確知道幼兒園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性教育的積極意義和價值都得到了認同,但是在活動實施中,多半教師是偶爾進行或沒有進行性教育,表明幼兒園性教育實施嚴重不足,問卷的結果也反映出幼兒園在行教育觀念和性教育實踐上存在嚴重脫節現象。
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幼兒園教師缺乏一定的性知識作為基礎之外是教師在面對性教育要教什么,程度如何把握這些問題時也惶恐不安。
五、明晰目標
幼兒園性教育是針對學齡前幼兒開展的性教育,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要求我們必須采取適宜的性教育目標與內容。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中,其中健康領域包含了幼兒性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規定的健康教育中包括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這兩項目標。而這兩項目標也是幼兒性教育的目標,即性教育中幼兒自我護理、自我保護教育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需要靠幼兒園開展幼兒性教育活動來開展。
六、性健康教育的內容
從目標中也可以看出現代社會要求幼兒將來能夠成長為一個懂得性生理常識,性別行為模式符合性別角色要求,熱愛生命、愛惜自己、尊重自己,能夠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人,所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幼兒性教育的內容就必須考慮到社會對幼兒成長的期望和要求。同時,幼兒性教育內容的主體是幼兒,所以內容的選擇與實施要能科學的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這就要求幼兒性教育內容還必須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
1.幼兒性別角色教育endprint
雖然人生來就有男女性別之分,但有關性別角色的觀念卻并非天生的,需要通過后天的教育來培養。
在大班5~6歲幼兒的性別角色教育內容可以告訴幼兒不同性別的人身體外形、外生殖器的形態結構是不同的,人們的穿衣打扮不會改變人的性別,穿上女孩的衣服不會使男孩變成女孩,同樣剪短發也不會使女孩子變成男孩。同時,男孩女孩是平等的,女孩長大了可以從事搬運、工程師、警察、律師,男孩也可以從事護士、空乘等工作。男孩女孩都一樣的堅強、勇敢也要溫柔善良。
在角色的行為模式上,可以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爸爸媽媽、消防員、護士、老師的性別特點,在角色游戲中講述自己當了爸爸媽媽后要為家庭履行的職責。
2.幼兒衛生習慣
由于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水平較低,很容易受到各種傷害。因此教會幼兒認識身體結構,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了解最基礎的醫學常識,培養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以及保護幼兒的人身安全有重要作用。
在身體認知上,5~6歲幼兒應該了解男孩女孩身體外形以及外生殖器的不同之處,同時了解自己與同性別成人身體外形以及外生殖器的相同之處與不同。
在小中班已掌握的衛生習慣和男女生正確的如廁方式基礎上,大班幼兒應形成及時、獨立排便的習慣,便后能自己用正確的方法擦拭屁股。學會在成人的指導下自己洗澡、自己清潔外生殖器和排泄器官,養成主動洗澡和勤換衣服的習慣。
幼兒也應了解基礎的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教育內容,如告訴幼兒在外生殖器和排泄器官發癢、發紅或者其他不舒服的癥狀時,要及時告知家長和老師,在接受醫生檢查和治療時要安靜配合,只有經過醫生的治療,生病的身體才會康復。
3.學會自我保護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兒童性侵害是導致幼兒身體健康問題、社會適應不良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是大人的責任,三是我沒讓你也應該告訴幼兒“自己保護自己的身體”。所以作為教師在“自我保護”方面要確定好恰當的教育內容。
小中班幼兒應該已經知道身體中的私密地帶是哪些部位,大班的教育內容是在此基礎上教導幼兒不應該隨便向別人暴露自己的身體,也不窺探或觸摸他人的私密地帶。在遇到危險時,一定要直達大聲拒絕,絕對不能跟陌生人走或者上陌生人的車子。同時要把事情告訴身邊的大人,還可以撥打110和120求助,撥打時要向接線員說出自己的名字,住什么地方,一直等到接線員說可以掛斷了,再放下電話。
同樣重要的是教育幼兒外出活動時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并告訴父母要去的地方和活動時間。
幼兒自我清潔的習慣和保護教育的內容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讓幼兒養成和掌握的,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配合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態度和行為、自我保護和求救技能的掌握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一個過程中,家長和教師需要作細致的、耐心的工作,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4.愛的教育內容
幼兒期是萌發各種情感的重要時期,愛的教育內容同時包含著對“孕育知識的了解”。所以重視幼兒在早期接受各種的積極情感和對生命奧秘的探究,才能有利于幼兒今后的發展。愛的教育內容必須全面且要符合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水平,才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愛的教育內容首先是熱愛生命的教育,小中班的幼兒已經知道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繁衍后代的奧秘,懂得自己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在大班就要告訴幼兒我們的生活和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關,要保護好我們所處的生態環境,使與其他生命和諧共生的意識在幼兒腦海中初步形成。
根據現在幼兒成長的特點,培養幼兒面對挫折的積極態度也必不可少,我們應該告訴幼兒生活中會發生愉快的事情,也會發生讓人傷心的事情,這樣的生活才會有趣。
在愛的教育上培養幼兒對他人的愛護和關心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正如費羅姆在《愛的藝術》中所說,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或者一個獨立完整的具有勇氣和能集中干事的人,才能夠健康地、活躍地、充滿人性地發揮人的作用。
由于家庭結構的變化,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失去了和別人分享食物、玩具、爭論、吵架、吃虧、合作的實踐機會,以至于“自我中心”心理現象嚴重,只知道理所當然接受他人的愛護和關心,而缺少“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的責任心。所以我們要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
小班幼兒從愛護小動物的意識開始,到中班教導幼兒感恩照顧自己成長的人。在大班可教育幼兒友好的交際方式,讓幼兒學會主動向自己喜歡的同伴表示友好,告訴同伴自己想與他做朋友。在游戲和學習活動交往過程中,不可以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要學會傾聽同伴的意見,理解同伴的行為和尊重同伴的不同的意見及勞動成果。同時幼兒學會主動向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表示感激和愛戴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性教育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從目前研究的現狀來看,對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多成果,但是對于幼兒性教育的研究卻少之又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究竟怎樣才能做好幼兒的性教育工作呢?究竟什么的內容才適合呢?什么的方法是幼兒、家長、教師可以接受的呢?我從沒停止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幼兒性教育涉及面很廣,我選了幼兒性教育的內容來寫本篇論文,這其中既有自己獨特的發現,也有和前人研究一致的地方。希望可以對同行們有所幫助,通過這些教育內容的實施將幼兒培養成一個珍惜生命、保護自己,尊重他人,與他人友好相處的健康人。
參考文獻
[1]劉志梅.淺談幼兒性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1999(6):49.
[2]劉強.幼兒性教育之我見[J].山東教育,2001,12(4):8.
[3]謝妮.學前兒童性教育實施現狀、滯后原因及對策研究[D].甘肅:西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2003.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30.
[5]王燕.幼兒園性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5.
[6]王燕.幼兒園性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5.
作者簡介
劉昭(1989.10—),女,漢,河南人,本科學歷,單位:大橋局有限公司集團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