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晉
摘要: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期,初中生對周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同時在這個階段中,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打好基礎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本篇論文中,將會闡述中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對學生的重要意義以及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初中生 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204-03
在中學生的英語教學中,最為關鍵的內容是加強學生素質教育,而在素質教育的養成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我國相關調查統計表明,初中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是非常欠缺的,主要表現為課下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少,并且學習效率也比較低下,更為嚴重的是學生在沒有教師輔導的情況下就無法正常進行的學習。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一、中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
通過相關的調查與分析,并且結合社會與人類的發展歷程來看,21世紀最為欠缺的就是會學習的人才。而對于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綱》的要求之一,該要求是完全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了人自身終生教育的需求。[1]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表明,培養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他們認為這種學習的能力就是指“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與自我監控”的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進行主動的與有選擇性的學習方式。在這些積極向上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積極主動地獲取所需知識,培養成新的能力,達到培養能力、健全人格的目標。[2]
我國出臺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綱》中,明確提出了初級中學英語教學需要達到的標準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其中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盡量引發與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接受學習的人在獲得更大的學習自信心的同時養成較好的學習品質。具體的要求包括以下內容:首先就是要求學生學習英語系統中最為基礎的知識,并且熟練運用在聽力、口語、文章、短語方面的能力;其次還需要提高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快速記憶的能力、想象豐富的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最后就是要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認識并了解到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文化方面的異同,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養成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初步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3]
二、中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國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課程教學標準中,對初中生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既要能進行簡單的對話,同時也能夠正確流利地書寫。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學生就必須具備自學能力,從而提高說與寫兩方面的能力。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讓學生掌握更多學習的方法,授課者就需要轉換傳統的教學風格,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另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在傳習中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引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改掉自身的缺點,提高自學的能力。[4]
三、培養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1.引導學生逐漸樹立適應自身的自學意識
意識往往是支配行為的靈魂所在,因此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進程中,首先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學的觀念。這就要求老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重視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與滲透,而這個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就是教師要放手,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要讓學生真正地深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讓他們能夠主動地獲取知識,慢慢摸索最適合自身的自主學習方法,從而使“學會”轉化為“會學”。
老師在培養學生形成自學意識的過程里,要做到這兩個方面:第一是要積極鼓勵學生,讓其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中的自信心,遇到問題要勇于面對,不畏懼,不退縮;第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比如在講解基礎性知識的時候,可以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從最簡單與基礎的教學內容入手,給學生布置簡單的學習任務,而后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教師也要相應布置較為困難的練習內容,從而考查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到怎么樣的程度。[5]通過這樣反復的練習,教師不僅僅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程度,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信心,一舉兩得。
2.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對于學習約束能力并不是特別強的初中生而言,興趣是決定其能否認真學習的關鍵內容之一。接受教育者要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將枯燥乏味的內容以靈動有趣的畫面演繹。當前,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普遍應用的教學手段,并且這種教學手段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深得學生喜愛。在實際的中學英語教學里,通過充分使用多媒體工具上課,可以令學生在視覺上有更加直觀的體驗,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從動態的教學里對學習產生更大的熱情。此外,教師還應該要注意講課的方式與方法的改進,從動作與發音上進行調整,盡量激發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引導學生愛上學習的關鍵,同時是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但是我國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興趣的培養缺乏重視,這就要求其充分發揮能動性,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例如教師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單詞的積極性,可以定期開展單詞比拼大賽,在周比賽中評出“單詞記憶能手”,學期比賽中評出“單詞記憶王”,通過這些榮譽稱號的比拼,提高學生對單詞記憶的興趣。
3.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情境
傳統教學一般運用的是“灌輸式”“一言堂”等教學方式,學生發揮不了他們的主動性、自覺性,因此學生接受知識都是被動性的。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授課者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里,可以根據所教的內容,多方位的設計課堂模式,這樣也便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識。例如在對圣誕節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圣誕節音樂來營造學習氛圍。[6]再例如在進行“If …”從句的學習中,也可以進行相應的自主學習情境的創設: 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一朵七色花朵,并且在旁邊寫上:“This is a magic flower,if you have got one petal,it will make one of your wishes come true.”,同時教師還可以舉例說:“If I have a magic petal,I will go to Paris.”。在教師的這種帶動之下,學生也可以用“If...”從句組成不同的句子。雖然有些學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但是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比直接進行死板的語句講解更能帶來直觀與易懂的教學成果。[7]endprint
4.向學生滲透正確的自主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需要有思想,有認識,但更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學習技巧、方式。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自學方式,首先就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育中,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正確的自主學習方式,例如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正確記筆記。另外,還要教學生正確快速有效地記憶生詞與語句。生詞的學習與課文的背誦實際上都是有一定技巧的,例如關聯記憶法、區別記憶法等等。讓學生自主學習詞匯,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記憶生詞與課文。英語需要背誦的知識很多,有了正確的記憶方式,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才能提高自學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育行業中這句話更適用,老師不僅僅需要給學生傳授課本知識,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會學”才是保證學生終身學習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單詞學習中,采用聯想記憶法: 英語單詞“Chaos”意為混亂、動蕩、不安,而該單詞通過我們熟悉的漢語拼音可以拼出“吵死”的音,而動蕩不安就是吵鬧的,形成聯想記憶效果。
5.學生養成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對策
習慣的培養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課前預習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像布置作業一樣要求學生課下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對課文有一定的把握,并且將預習中不懂的內容進行標注與記錄,在正式上課之前組織學生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這樣硬性的要求維持一段時間之后,學生自己養成預習的習慣之后,教師就可以不再對此進行硬性要求。[8]第二,課后復習。講過的內容只有進行復習之后,才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記憶背誦過程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并且加強對單詞以及語法的熟練運用。第三,記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的記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課下學生的復習與鞏固也是非常關鍵的。以上三個學習方式在最開始引導學生時往往都是采取硬性要求的手段進行,當學生逐漸適應了這種學習方式之后,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也就逐漸養成。[9]
6.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
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放手不管,而恰恰是指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之下,學生能夠自主地展開學習探究活動,通過小組討論、班內辯論等交流方式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活動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所在,提高自主學習的質量。[10]所以在課堂教育里,授課者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讓學生從實踐、勤思考投入到談論中,在發揮學生為主體的地位的同時提高學生對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的興趣。除了課堂教學,課余活動的開展也很關鍵,要做到手腦并用,增強學習效果。例如在課下創辦英語角,學生可以在英語角開展課外讀物的閱讀活動,也可以進行課上學習內容的討論。通過英語角這樣的學習平臺,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1]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在課下多參與一些英語講座,多看些英語讀物,從而拓寬視野,豐富詞匯量。課上與課下的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12]
四、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了解到,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重視該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引導。[13]通過以上內容的分析,以上對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去實施。第一階段是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興趣的養成;第二階段是指導學生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第三階段是給學生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這些對策可以說是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在培養自主學習習慣的過程里,老師要尊重學生,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學生如何自主學習中,教師要在放手不敢與貼身教導中找到一個最為合理的界限,既能夠降低學生的依賴性,又能夠對學生形成一定約束。
參考文獻:
[1]王才林.論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2):126.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李海燕.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8(6):136-137.
[4]馮海云,李春玲.淺議在主題教學模式下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西部科技,2009(35):93-94.
[5]劉莉莉,仲崇月.英語教學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1):167-168.
[6]江婧.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結合“誠善 5S自主課堂”教學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6):146-147.
[7]唐靜.自主式教學模式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5):134-136.
[8]辛小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探究[J].英語教師,2016(12):132-134.
[9]李建娟.淺析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培訓,2016(10):290.
[10]崔艷文.同伴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11]Be,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Modalities and Perceived Self-regulation Levels[J].Ace Elsevier Journal,2016(10):54.
[12]Ta,M..ESL,EFL,EIL Revisited: Investigation,Evaluation and Justification of a Shift in the Current ELT[J].R.DOAJ,2002:21.
[13]Mairi S,Padang U N.A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ELF) Perspective in Asia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中國應用語言學(英文版), 2016, 39(4).
責任編輯:韓 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