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薇
摘 要:語文是知識傳承的橋梁,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獲得知識的必須技能。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可見語文學習多么重要。
關鍵詞:語文;激情;興趣
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喜歡語文課呢?就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我的幾點認識。
一、“興趣”很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好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重要。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顧泠沅認為: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教師來說最有意義的教學方法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簡單來說,就是讓教學的內容符合學生的興趣傾向,只有興趣激發了,學生才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學習。例如,我在教《爬山虎》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開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出示一個謎語:“青藤彎彎細又長,綠葉密密兩相仿,藤上長出卷胡須,輕輕松松爬高墻。”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心想語文課怎么猜上謎語了呢?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有的學生馬上猜出說是爬山虎。我說:對了。那你們見過爬山虎嗎?學生有的說見過,有的說沒見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葉圣陶老先生寫的這篇文章《爬山虎》。因為學生的興趣激發了,所以整堂課效果特別好。
二、用“激情”感染學生
教師的教學充滿“激情”,才能引領學生真正走入文本,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使其更喜歡教師,進而喜歡上語文。但是,假如一名教師教學如白開水,學生聽起來也會感覺乏味。所以課堂上我特別注重“激情”的作用。記得我在教《梅花魂》一課時,開始學生怎么讀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后來我采取了將文中的重點段落用飽含激情的語調范讀一遍,學生在朗讀時就找到感覺了,朗讀起來愈發莊嚴而有激情,也漸漸走進老人那顆炙熱滾燙的愛國心。在本課教學即將結束時,我又帶領學生一起唱《我是中國人》這首歌,深化了學生對外祖父愛國之心的理解。當時我非常投入而富有激情地演唱,感染了每一個學生。課下孩子們拉著我的手說:下節課還上語文吧!所以說“激情”的運用,不但有利于教學,更能拉近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讓孩子們喜歡語文老師,從而達到喜歡上語文課的目的。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可以看做一個舞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如此,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在語文課上我更注重讓學生展示自己。例如,在講授“喝”與“渴”這一組形近字時,我首先讓孩子們自行思考,經過思考之后,學生可以得出這樣的答案:“喝水”時需要用口,所以這個字是口字旁;而“渴”是因為想喝水,所以這個字是三點水旁。可以發現,學生的內在潛力是無限的,對此,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創設更好的平臺。我的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就是因為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充分地展示了自己。
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比想象力更重要的是知識,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對此,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的主觀想象。具體的,可以針對課文情境進行描述,可以對故事的結尾進行續寫,也可以對文章之中的細節部分進行拓展。如此,就能夠使學生有機地聯系生活,進行自由的想象。例如,在講授《絕句》這一首古詩時,教師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行調動,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詩中所描寫的實際氛圍,體會到作者說營造的動靜結合、生機盎然的情感氛圍。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有效感受到詩歌之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感情意味,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在你的語文課上能充分進行想象,學生也就喜歡上語文課。
五、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
如果能夠使學生處于輕松、活潑的課堂環境之中,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思維,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應該按照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落實最合適的教學手段,以此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授《美麗的小路》一課時,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的生字比較多,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此,我在講解課文之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指導學生根據課文講述的內容進行課本劇的編排。在這一活動形式之下,學生都非常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這個教學方法,非常有機地應用了語文知識突出的故事性特點,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趣味性。如此,就實現了對輕松、活潑課堂氛圍的營造,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將實踐與表演有機結合,以興趣引導思維,非常有效地令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辨別方向知識。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將“學生主體”作為根本的教學觀念,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使學生可以自由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能動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知識,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此外,教師還應該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和諧的語文課堂環境,使學生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葉佩琪,張均麗,葉長寬.淺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C],2012.
[2]劉春海.如何讓學生喜歡語文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