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榮
摘 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促使社會走上了信息化、智能化、國際化的新階段。目前我國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足以說明科技創新的重要地位。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從學生抓起,特別是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更重要。在教育國際化的視野下,培養創新人才,教師第一點就是要有創新意識,敢于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必須有創新,方式必須有創新,教學方法也要有所創新。中國教育只有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實現創新教育,才能符合國際標準。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一線教師通過不斷的實踐,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斷實驗,總結出一些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一、主抓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創新思維
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每位小學生都有自己的天性和想法,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容易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身為小學語文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洞察每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制訂出教學方案來,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強大動力,這也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出發點。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內在享受,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探索語文教材中歸納的因素。不斷激發學生,讓其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去體驗整個探索過程,體會教學的魅力所在,善于培養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盡可能地創設特殊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激發和培養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
思維
1.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懷疑,學生應該被鼓勵去探索和創新。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問是很重要的。如《秦兵馬俑》這節課中,學生不理解這些兵馬俑有什么現實作用,學生在課堂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通過問題抓住了這篇文章的關鍵所在,也就抓住文章的中心。通過傾聽、思考和質疑,學生不僅能理解文章的內容,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假設。語言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被培養出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在《落花生》一課中,小組交流了“你準備學習花生的品質是什么?”討論的結果幾乎是相同的,即對花生匿名的學習和無私奉獻的品質,但也有不同觀點的學生。一些人,他們就像掛在樹枝上的桃子,漂亮的外表,他們更喜歡展示自己的優點,而默默無聞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令人驚訝的是,學生打破了知識的傳統理解,敢于挑戰教科書。他們的思想很活躍,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出,教師經常鼓勵學生提出新的觀點,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就可以用一個點來點燃創新的火花。
3.激發想象力,引導創造性的復述
想象力具有很高的思維訓練價值。積極引導學生使用課文內容,讓學生開展創造性思維活動。學生的想象力是大膽、豐富和奇異的,他們的創新精神又在想象力中發揮了作用。《鳥兒的天堂》一文講述了自然的美麗景色。鳥兒的天堂是平靜安寧的,給人一種平靜而清新的感覺。當學生喜歡作者這幾次中哪一次參觀這只鳥的天堂時,學生說:“第二次。”老師有意識地創設了情境,啟發學生想象:如果你在早晨劃船進入鳥兒的天堂,你會看到什么。你聽到什么?你的腦海里會出現什么?然后伴隨著一陣音樂的伴奏。讓學生想象他們處于不同環境下的處境。然后讓學生扮演敘述者,配合視頻畫面,設計出精彩的解說,向學生介紹鳥兒樂園的神奇和熱鬧的場景。學生似乎看到了鳥兒飛來飛去的情景。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復述,鼓勵學生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口語交際能力。
三、在靈活的教學方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當我教一個畫面感很強的課程時,讓學生閱讀圖片;當他們遇到一首詩,讓他們背誦。如果童話故事和情節扭曲點的故事時,讓學生閱讀表演。在繪畫、歌唱和演奏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文字、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而且還發展了自己的語言,激發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過去更喜歡問答式的教學方式,但過度使用是不好的。如何解釋每個單詞,如何理解每個句子,如何閱讀每一段,所有這些都由老師來回答。這樣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的思維僵化。現在我認為中國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研究和發現。一方面,我很重視閱讀部分的思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每個人都能讀幾本書,有時間思考自己明白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另一方面,我非常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與師生交流的機會,啟發彼此,加深對討論的理解,從他人的思考中獲得靈感。
參考文獻:
[1]盧玉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方法步驟探究[J].學周刊,2016(3).
[2]王洪蘭.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4(2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