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課程,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必修課程。但是小學生畢竟剛剛進入學校,學習數學必然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合理采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才能發揮數學教學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小學生素質教育。闡述了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探析了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運用信息技術。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數學是一門抽象、嚴謹的課程,抽象性非常強,要讓學生合理應用所學知識并不容易。而信息技術具備圖文聲并茂的特征,可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許多數學教師都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也在不斷運用,但是效果不佳。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體會,對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出個人見解。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將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內容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為數學教學提供素材,比如利用音像、視頻及文本等各種資料,讓學生學習評價、討論及分析,能夠有效拓展教學內容的知識面,讓抽象內容形象化。
(二)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并非要依賴教材與教師講授才能夠學習,利用信息平臺與數字化資源,就能夠在師生間協商討論,合作學習,通過資源收集、探究及發現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三)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教育信息化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提供機遇,通過圖像處理、處理文字及集成信息的數字化工具,對數學內容重新制作。信息技術不僅能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從中獲取知識,引導學生重構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策略建議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筆者結合教學體會,對怎樣運用信息技術提出個人見解。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尤其是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引發思考,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小學生好動、好奇心強,而且集中注意力時間較短,持久性較差。因此必定會影響學習效果,只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夠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枯燥無味,主要是數學知識自身具有抽象性與嚴謹性,采用傳統數學教學手段與方法存在局限性。采用信息技術教學不但能夠傳授教學知識,還能夠轉變傳統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一旦學生產生興趣,必定會充滿信心,努力學習數學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激發學生情感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
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知識“認識時間”(一年級)教學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將一些奇形怪狀的時鐘展示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渴求學習鐘表知識的欲望,自然在后面整個教學中都會積極參與。在開展“認識立體圖形”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將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等各種形狀實物展現在學生面前,要求學生從這些圖形中尋找出立體圖形,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學中就要不斷啟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創設問題情境,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策劃者,更是教學指導者,因此教師要抓住小學數學教材蘊涵的創造性因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情感,創設極具變化的情境,激發學生靈感,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將小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中,給學生心理造成一種疑問懸念。比如,在開展“計算平面組合圖形面積”內容教學時,教師先引導學生理清“組合圖形”間內含的關系,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各種組合圖形,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各種應用圖。教師提出問題:要計算出實物圖的面積,應該怎么思考?學生預習過教材內容,有一些會作答:要實物圖形與什么圖形近似,運用計算圖形面積公式計算。通過計算機把實物圖轉變成規則圖形;教師再提問:現在,大家會計算圖形的面積嗎?雖然變成規則圖形,但是學生并沒有學習計算面積的公式,因此還是無法計算。因此,教師趁機追問:大家想知識如何計算嗎?學生必定會議論紛紛,有一些學生說先將圖形劃分成以前所學的圖形,利用加減法計算出圖形的面積。最終,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就歸納出計算平面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將生活中數學情境展示出來后,有效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努力探索解決問題方法,將小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到最高點,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信息技術,無疑給數學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結合實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發揮計算機輔助工具的功能,讓數學教學表現形式更多樣化、形象化,展示形成數學思維的過程,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以人教版一年級數學為例[J].新課程,2017(11).
[2]陳佳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學,2017(1).
[3]張新苗.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2016(9).
[4]唐永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旬刊,2015(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