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崟
摘 要:當下正處于信息時代,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成為時下教學實踐的熱點。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策略
巧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模式轉變,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打造精彩的數學教學課堂。
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不合實際,學生學習興趣低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往往使用的是實物展示和口述形式,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本身缺乏素材,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如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是事物展示受到教學班級的空間限制,一些學生無法真正清晰地看到教師的演示;其次,數學教學內容較為抽象,而口述教學一般比較模糊,無法真正地讓學生對抽象的教學內容有清晰的理解,長此以往,小學生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反感和厭惡的情緒。
(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導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小學教師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數學教學課堂的開展中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難以主動開展數學探究,只需要在學習中聽從教師的“指令”[1]。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令之下,向學生灌輸相關的數學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完全沒有進行自主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的空間。
(三)數學練習鞏固效率較低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對其掌握,并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了解其反饋,解答疑難問題的關鍵環節。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數學練習一般是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進行統一安排,并對問題進行統一解答,所以小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往往是在相同的時間之中解決相同數量的數學題。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卻容易出現優秀的學生對練習“吃不飽”,而數學學習相對苦難的學生則容易出現“吃不了”的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降低。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精彩課堂的策略
(一)情境創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打破傳統數學教學的限制,拓寬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以網絡為核心開展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使用更多的網絡交流和技術工具,拓寬自身的學習視野和知識面。教師的數學演示也能夠通過多媒體更清晰地傳達給學生,此外,教師能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傳統教學之中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和幾何圖形的變換通過多媒體的圖片、PPT、Flash短片等多種形式進行演示,更為清晰和明了,適合小學生數學思維發展階段的特點,而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教學也能夠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2]。
(二)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小學數學課堂的開展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究,培養其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線下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學習途徑和學習工具,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當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創設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互動、資源共享的學習模式,真正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學會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其獨立精神和自主能力,讓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引導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一環。
(三)引導學生分層練習,及時掌握學習反饋
由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具有靈活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在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的過程中,允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數學學習的水平進行多種類型的數學練習設置,讓學生通過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數學練習真實地將自身學習情況和學習問題反映給數學教師。這種分層的數學練習的模式注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練習內容,而數學教師則能夠通過多媒體數學教學平臺及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更為全面和詳細的掌握。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小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之中存在的數學情境創設不合理,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低,忽略學生的數學學習主體地位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數學練習鞏固模式缺乏針對性的“一刀切”問題,在引入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小學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創設更靈活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打造精彩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祺.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杜建芳.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相融合的策略[J].學周刊,2017(11):102-10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