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弢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新人類是數字土著的思維方式的改變,能力的體現方式由記憶為主變為創新為主。這些都是“知識創造”取向的學習理論的體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習的“知識傳承”隱喻帶來的困擾,體現了人類的學習從繼承到創造的訴求。信息技術教學在“互聯網+”的環境中必將以新的教學方式展現自身魅力,將碎片化知識以創新精神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體現課標讓孩子們在創客的海洋中發現自我,展示天賦,讓他們更樂于到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創客教育必將在信息技術學科中大放異彩,讓學生從傳承到創造,從學習向創新邁進。
關鍵詞: 創客教育;碎片化;數字土著;Scratch
創客教育是“視每位孩子為創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學習STEA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藝術)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自信心和創造力,并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對STEAM進行整體性學習。在創客教育中,學生的角色定位異常重要,他們的角色是從知識的接受者和消費者向知識及其產品的生產者和創造者轉變。要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是人類文明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是傳承者。創客教育要從中小學生開始進行培養,這是“知識創造”在互聯網時代取向的學習理論的體現。
一、Scratch開拓了學生思維
教育是傳承人類文明的活動,這是我們長久以來的認識。而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它和人們學習生活有著緊密聯系。所以信息技術教育更應該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通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所謂學生,就是掌握人為限定的知識內容的人。在當今應試教育下,學生變為“考生”,成為“考試機器”,即為考試而大量練習解題技能的人。長期以來信息技術學什么一直是困擾信息技術教師的大問題,學習Windows+Office+上網這種傳統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現在這些數字土著的需求。他們要求信息技術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更廣闊的空間,來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華。創客教育是“視每位孩子為創客”,因此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選擇了創客。這本身就是信息技術的一種體現。
為了尋找一種適合軟件,從2009年我就開始探索能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軟件,從動畫功能的Ulead GIF ,到Flash動畫,從到PPT動畫,到現在的繪聲繪影,我一直在尋找。直到2015年我從天津市科協哪里接觸到Scratch這個軟件。它是一個將程序模塊化的全新的編程軟件,讓孩子學習程序就如搭積木一樣簡單,用Scratch可以去創造交互式故事、動畫、游戲,讓他們充分地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編程可以發展一個人邏輯思維,寫代碼的方式限制了大多數人,對于學生來說,代碼的確是困難的,也引不起學生興趣。而Scratch編程入門的門檻很低,接近自然語言的表達,比較容易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這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對釋放學生的創造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選擇
了它。
二、 讓學生從“學好”到“好學”
“學好”就是學得好,就是學習成績好、考試成績好。“好學”是懂得怎樣學的一種能力。建構主義認為,人的學習是在真實情境中與學習共同體的交往活動中進行的,而不僅僅是個體內在的努力。它要求把人放到社會群體當中,只有在社會中去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學習,這就是“好學”。
以前Windows+Office+上網這種傳統模式是傳授技能,而創客教育傳授的是創新思想,所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創客教育是要求在設計中學習。學習要遵循基于設計的基本原理,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設計并制作出需要理解并應用知識的作品時,他們會更深入地思考,并創造性地學習。因此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要“好學”,并強調在小組中合作學習。要求通過小組協作,創造出能夠與人分享的作品,并在創作它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創造知識。學生在學習中要學會如何理解他人,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創意和創新的解決方案解決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課程學習明白設計思考的最終目的是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比如,在設計“小馬過河”的動畫中學生可以按照課文進行設計,但教學不能止于此。教師可以提出馬媽媽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小馬呢?它是怎么想的?你能設計一個相關的動畫作品嗎?讓學生去定義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創意,開發出原型去測試,從而使他們自覺地向“好學”過渡。
信息技術教學使用Scratch軟件平臺,可以將創客教育理念融入教學實踐,體現“知識創造”取向的學習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習的“知識傳承”隱喻帶來的困擾,反映了人類的學習從知識傳承到知識創造的訴求。信息技術教學在“互聯網+”的環境中必將以新的教學方式展現自身魅力,將碎片化知識以創新精神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體現課標讓孩子們在創客的海洋中發現自我,展示天賦,讓他們更樂于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創客教育必將在信息技術學科中大放異彩,讓學生從傳承到創造,從學習向創新
邁進。
參考文獻:
[1]吳向東.創客教育:從知識傳承到知識創造[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7).
[2]王竹立.碎片與重構:互聯網思維重塑大教育[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02-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