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萍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企事業單位要求人才不僅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最為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思維素質。因此,從小開始培養小學生的思維素質變得極其重要。而小學科學就是在素質教育基礎下培養學生思維素質的重要課程,主要針對如何通過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素質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思維素質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所以針對小學生實行的各種教學方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變成了教育界極其重視的一方面內容。所以,以小學科學教育為載體的學生思維素質培養教學,漸漸地引起教育界的關注和支持。所以本文主要從小學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素質的重要性和如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素質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小學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素質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雖然非常活躍,但是不愿意將活躍的思維運用到學習中,原因就是日常的教學方式非常呆板,讓學生不愿意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思維。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老師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喜歡通過應試教育的方式單方面灌輸知識,不注意學生的思維素質培養,導致小學生活躍的思維到了初高中反而退化。所以通過實驗教學的模式能夠極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活躍思維能夠在實驗教學中得到引導和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實驗觀察、記錄以及報告分析提升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小學生的思維雖然活躍,但是沒有經過很好的鍛煉,就會使得思維漸漸退化。通過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學生可以在實驗過程中觀察事物發展的經過,指引學生的思維方向,在記錄實驗細節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文字轉化能力。最后通過實驗報告分析的過程,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上述的實驗過程能夠切實提升小學生的思維敏捷性。
3.強化思維培養,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通過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中強化思維培養,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及時轉化為實驗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讓小學生從小就培養出良好的思維運用能力。
二、如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素質
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在過去的小學教育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經常被重要課程擠占課時,很多學校的科學教育課程成為擺設。在素質教育的推行下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漸漸地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因此,小學科學教育課程作為培養學生思維素質的重要課程,如何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成為本文探討的重點。
1.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
過去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小學的科學教育課程并不受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所以,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總是喜歡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授給學生科學知識。可是,科學知識作為建立在實踐上的知識,僅僅靠老師的口頭講述,并不能讓科學知識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心中。小學生整體年紀很小,動手能力還很強。所以,能夠活動起來的事物更加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可以在平時的科學教育課程中演示一些能夠在課堂上演示的實驗,讓學生能夠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觀察實驗而深刻地理解相應的科學知識。另外,老師也可以在一些課程中間穿插一些實驗課,帶領學生到實驗室里觀看實驗,讓同學們對照著書上的內容觀察實驗,其間要多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將課本知識轉發為思維素質。比如科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中的“它們吸水嗎”這個課時就可以用來演示實驗。
2.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思維素質
演示實驗對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過設計實驗更加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已經對實驗的過程和結果有了一定的認識。再通過設計實驗,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設計中來,通過不斷的設問、情景假設、注意事項等設計實驗步驟,讓學生能夠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明白實驗的細節,以及實驗過程中運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識,最大限度地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
通過上述內容的表述可知,小學生處于思維最為活躍的年齡段,更加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通過小學科學教育的深入實行,讓小學生獲得有效的科學培養。通過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驗教學,讓小學生在實驗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通過小學科學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深入溝通交流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思維,真正培養自己的思維素質。
參考文獻:
[1]袁志武.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貴州教育,2005(21).
[2]趙希妹.如何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素質[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
[3]鄭焱.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初探[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35-436.
[4]郝昀錚,張英鋒.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