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斷更新和發展。然而作為小學基礎教學學科中的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狀況仍舊不盡如人意,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或多或少的阻礙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本文從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以期能夠對素質教育的更加完善添磚加瓦。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重中之重的課程。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在小學課堂上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效果。但是有效性的實現并不是完全依靠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內容的數量,而是要綜合考量學生對授課內容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真正實現了學懂弄通課堂上的知識作為衡量有效性的標準。環顧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由于一些固有的教學問題的存在,使得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顯著問題
1.1教學形式的單一和教師對教材、教學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教材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依據,在授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對教材的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存在的任何偏差,都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當前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故步自封,按照傳統教學方法亦步亦趨,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提升;在教學上既缺乏靈活性,又使教學形式表現得單一、陳舊,同時加上教學內容的不明確,都導致了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1.2學生對課前的預習不足,導致課堂上的效率低下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也與占學習主體地位的學生自身具有極大的關聯。很多學生缺少在課前預習的習慣,即使是老師明確要求的課前預習及作業,也消極對待甚至根本沒有完成的意愿,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在對教學內容毫無所知的情況下,艱難的去跟隨老師的授課節奏,最后也是學的懵懵懂懂,甚至對老師講課的中心內容不知所云,這極大的影響到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1.3側重于形式,卻忽略了實際效果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很敏感的感受到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的熱情、活力、興奮程度,都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關系,。但在課堂上,如果出現教師激情滿懷的講解,學生也能夠很好的積極響應,但是課后反饋卻令人撓頭的現象,就不只是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之錯,而更是教師教學方法失策了。這樣的失策源于對形式的過分追求、對思考缺乏深度、對授課不夠冷靜客觀。而實際的情況是,所謂的學生發言的積極踴躍,并非是學生在語文課上進行了充分閱讀所致,而只是順應著老師的思路進行的一場烘托氣氛而已,這樣的氛圍的效果就是學生一直在被動的接受,逐漸出現思維上的疲憊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就不全面,低效率。
2、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教師要在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的情況下,做足教學準備工作
教師一定要對教學內容在宏觀和微觀上具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訓練要素、教學方法都要有很充分的認識和準備,授課前更是要將教學準備工作做到位,這樣就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防止出現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點不突出,進而導致的教學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完善教學觀念,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綜合衡量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對知識的需求量。
2.2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為了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教師盡量做好區別對待,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引導。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模式,使得學生之間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也可以由老師為學生留下個涉及即將授課內容的小問題,提前讓學生去課本中尋找答案,這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當在課本中找到答案后,也會使得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愉悅,在課上也可以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模式堅持下去,必然會使得更多的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為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2.3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優勢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極強,對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如何在好奇心和興趣上做文章,是廣大小學教師都在探尋的方向,因為只要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小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的投入到學習和與學習有關的活動當中。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勿流于形式,切勿泛泛而談,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想辦法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例如可以引進一些諸如課堂話劇、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在樂趣中學好記牢語文知識,亦即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課堂學習中,通過講出來、寫出來和演出來,進而在實踐中完成學習和消化過程,教學價值得到完美體現。在此要強調的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讓其書寫繪畫、模仿等都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不錯方法,因為這不但可以改變課堂的枯燥,也可以使學生更好的走進課文的意境中,培養了學生諸如想象力、表達能力、書畫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讓素質教育理念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
總之,要充分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就要求相關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教學,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課文的領悟程度,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邢景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
[2]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4)
[3]梁生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1,(2)
[4]秦榮國.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考試周刊,2015,(75)
[5]王慶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
[6]胡歡.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