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艷杰
摘要:在美術教學中,手工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手工教學,它能效地鍛煉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深受學生喜愛。所以,如何開展好手工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手工制作;基本技法;制作興趣;創新意識
手工教學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作思維、良好道德品質、自我操作能力 和設計能力的重要載體。因此,如何開展好手工教學,使其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便成了我們要研究和探索的難題。
一、應該正確認識手工的創作過程。
手工的創作過程,就是創作主體巧妙構思、不斷構建的過程,它是提高手工教學的前提條件,一般是由若干個各具特點而又互相聯系的工作環節有機構成,但是其環節數量、先后順序因人而異,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普遍的意義上講,手工創作的關鍵環節大體包括:
1、意圖。手工創作的首要條件是創作意愿和激情。不論出于自身需要還是出于社會需要,不論是出于實用目的還是出于表現目的,也不論是出于明確的目的需要,還是出于對物質材料的直接興趣,總要形成自覺的或自發的創作意圖,才能進入具體的醞釀構思階段。因此意圖的出現既是創作的前提,又是創作的開端。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聯系生活、聯系實際,通過古今器物的對比,或者是課外社會實踐等,運用不同方式啟發學生的創作意圖。
2、構思。構思又叫立意或意匠,主要指在頭腦中通過想象和思維,對手工作品的造型、結構、色彩、裝飾、成品效果、性能等各構成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以及作品本身相關的各種外部制約條件,進行全面的計劃與思考。這是一種實現創作意圖,開辟創作道路的形象思維活動,也是手工創作的核心環節。簡而言之,就是好的構思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即使設計、制作還不十分精美,但只要構思新穎、意趣天成,就應該算是佳作。同時,在這一環節,也要集思廣益、大膽啟發,鼓勵標新立異,追求獨特個性。
3、設計。設計是構思進一步具體化為工作方案的階段。作為創作的獨立構成環節,設計可分為設計效果圖和繪制比例設計圖兩個步驟。雖然某些手工設計,也可能采取腹稿的方式,或者直接施加于材料表面,但是嚴密的加工要求,使設計毫無意義的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只不過是實踐中設計可能構成單獨環節,也可能和構思或者選材制作結合在一個過程中。在這里,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用蠟筆或者水彩繪制效果圖的方法,還要教給學生確定比例的方法,如“量比法”。
4、選材。選材就是正確、恰當的選擇形態、質地、尺度適宜的手工原材料,它是保證順利實現構思和設計的重要前提條件。選材時,我們不僅要“因意選材”,還要“因材施藝”。“藝”指手工技藝,也可以理解為藝術意匠。這就要求教師在手工教學中不僅要注意材料和手工創作的密切聯系,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揮材料的特性,來表現材料的美感,體現藝術的巧妙性與情趣性。
5、制作。制作是運用經過選擇的、適當的工藝技術手段去完成制品的施工階段。其中包括利用原材料,直接加工成型的為成品,或者是經過原材料裁切成型,零部件加工成型,然后再組裝成型為成品;或者是通過中介環節(如制作模具)來間接成型等不同類型的過程。由于制作過程繁瑣復雜,所以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運用多種形象,指導學生如何剪切、粘和、創意與表現。如紙材,雖然易變形,但它柔韌、輕盈,可以用它來表現花卉,器皿等;泥材雖然可塑性強,但濕度大,可以發揮它粗樸、淳厚的藝術特點,來表現人物動物等;竹材雖然堅硬,但它純凈、高雅,可用它來表現孔雀、小鹿等線型形象。
6、裝飾。裝飾是對手工制品外層施加的恰如其分的涂繪和美化,不僅具有美化制品的審美功能,而且具有保護制品的實用功能。因此也是具有獨立性質的工藝環節。但是無論哪種裝飾材料和技術都應該是為了顯示、加強,而不是為了妨礙手工制品的視覺美感和實用效能。如利用絨線來表現頭發的美感,利用飲料瓶的外形來表現人體,利用雞蛋來表現膚質等等,自然天成又不失藝術性。
二、要幫助學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好的手工技法是展現手工藝品魅力的關鍵。手工制作的技法,雖然大多是比較簡單的操作,但也是指的各種符合一定技術要求和規范的加工制作方法和技術。由于技法是完成制品所必需的具體手段,因此,為了適應不同的設計要求,在各種工序中都可能選用各種不同的技法。從通常的制作情況來看,手工制作常用的基本技法,大致如下:
1、剪裁。剪裁法主要適用于紙、布、金屬皮兒等材料。其操作要求持紙的方法要正確,剪裁時左、右手要靈活運用,按照由內而外、由小到大的順序進行。
2、編織。編織法適用于紙條兒、毛線、麥秸、藤條等材料。編織法要求根據經緯線交叉排列的原理編制。編織時注意速度要慢,用力要勻。
3、撕法。撕法適用于皮質及其它軟質紙、泡沫等材料等。其步驟是:在紙上起稿后,沿輪廓線撕制成剪影;也可以在紙上先畫出水墨畫,再趁濕將其邊緣撕出毛邊兒。注意速度要慢,力道要勻。
4、雕刻。雕刻法適合泥、竹木、金石、蘿卜、肥皂等材料。其方法是先在材料上畫出輪廓線,再挖出形象以外的部分,雕刻時要注意層次變化和細節刻畫,做到:穩、準、狠。
5、燙烙。燙烙法,適用于膠合板、硬紙、竹片等材料。其方法是將燒紅的鐵釘或專用的電烙鐵,沿輪廓線燙烙。燙烙時速度要慢,著眼于從大的色塊入手,停留時間長色則深,反之色則淺,要掌握好力道的輕重。
6、鑲嵌。鑲嵌法適用于紙片兒、瓷片、玻璃片等材料,所選形象宜簡單,概括。其制法是先畫出形象的輪廓,選適當的形狀粘貼,粘貼時要做到外部整齊,輪廓分明。內部顏色可適當進行變化,以體現其裝飾性。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制作興趣和創新意識。
在教學中,僅僅幫助學生掌握了手工制作的過程和技法還不夠,還要結合第二課堂、手工比賽、校本資源開發等活動,培養學生手工創作的興趣和創新意識。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和教育發展的偉大靈魂,只有建立在興趣和創新基礎上的手工教學,才能大放異彩、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妮娜;手工課在農村中學美術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2]翔飛;計算機上的手工課[N];電腦報;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