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摘 要:小學語文就對塑造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十分關鍵,語文教師可以從教學主體、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等方面 入手,切實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基于此,文章淺要分析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5
作者簡介:楊 璐(1992—),女,湖南婁底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一、教學準備階段的有效策略
1. 認清自己,高效備課
新課標明確指出,課堂真正的主人是學生,教師是引導者。所以教師一定要對自己進行明確的定位,做學生學習上的優秀引導者。要想完成一堂精彩的課堂教學,那么備課就一定要做好。首先,教師不僅僅需要備學生,其還應該備自己,對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有十分清楚的認知,要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如果實在不能改正就需要想辦法去避免,揚長避短,設計出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教案。其次,課后的反思十分關鍵,教師應該及時總結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如果有做得不是那么好的地方就應該立刻改正和改進,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備出一堂十分精彩的課。最后,教師還應該時常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水平,與時俱進,學習各種手工課件,從各方面去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進行大膽的設想。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出獨具個性但又高效的課堂。
2.了解學生,高效備課
學生永遠都是課堂的主體,所以要想備好課,首先就需要備好學生。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文本,即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從學生出發。教師面對不一樣的學生應該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找準最契合他們特點的教學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備學生呢?首先就需要對學生的特點和語文素養有一個比較好的了解。其次就是清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甚至可以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最后應該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從多方面提高他們的能力。教師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背景,備出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案。
3.吃透教材,全面備課
語文教學是必定離不開語文教材的,語文教材也為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但是語文教師的備課不應該被教材所束縛,應該跳出教材,把教材當作一種借鑒。吃透教材意味著語文教師要全面分析文本知識的內在聯系。語文知識十分深厚且扎實,這些都是語文教師日復一日積累和研究的。吃透教材是教師上好一堂優質課的基礎。
二、教學實施過程的有效策略
1.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其氣氛應該是十分和諧的,教師與學生都是這場對話的主體。那么如何才能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呢?語文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我存在的意識和價值。其次教師要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最后充分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2.采用多種提問的形式
在大多數的語文課堂中,教師都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很少有思考和發言的機會。如果教師多采取提問的形式,情況會有很大改觀。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適時地進行點撥。采用提問的形式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思考,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三、教學反思階段的有效策略
教學反思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進行的,這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教學反思的進行是需要以教學知識為基礎的,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語文學科的知識,還應該通曉與語文學科相關的邊緣學科的知識。當然,教師還應該具備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這些都是進行教學反思時理論基礎。教學反思最主要的還是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不斷地進行改正和優化。教學就是一門藝術,永遠都沒有止境,一位好的教師就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工匠,對自己的作品不斷打磨,從而呈現最好的狀態。
一堂精彩的語文課需要語文教師進行充分的前期準備,對課堂進行完美的設計,再與學生進行完美的對話,最后再加以反思。只要教師做好了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的實施、反思,就一定能創造出精彩的課堂,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 斌.淺析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J].中外交流,2018(25).
[2]徐 慧.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