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學齡特征和性格特征。文章主要對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進行了分析,以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持續進行提供更多的幫助。
關鍵詞:學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1
作者簡介:張朝生(1983—),男,江西贛州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城關小學電教副主任,研究方向:小學生創客創新教育。
一、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技巧的運用
低年級的小學生一般以一二年級的學生為主,這類學齡段的小學生剛剛步入到小學的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年齡上的限制,缺乏足夠的生活上的經驗,倘若他們無法設身處地地對相關事物進行接觸和探究,就會影響他們對于社會中的一些事物缺乏足夠的理解和認識[1]。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開展教學期間,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充分掌控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并且為了讓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到課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播放視頻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繼而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這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將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中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技巧的運用
等到了三四年級的中年級階段,雖然相比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該年齡段的學生在不斷的學習發展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不僅在理解能力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同時也擁有著一定的記憶水平。
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依舊較為低下,如果教師在教學期間依舊采取與低年級的小學生相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開展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教學方面的難度,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初步的寫作練習。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指導學生在這過程中進行造句方面的練習,并且還可以針對性地要求學生進行人物、景物以及事件的描寫,指導學生進行記敘文的寫作。但是由于小學生自身年齡的限制,為了保證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這期間以模仿他人的寫作手法為主。
三、高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技巧的運用
教師在對五、六年級的高年級的學生開展語文課程的教學期間,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步入到青少年階段,因此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具備了自我意識,同時在學習方面也逐漸進入了焦躁、叛逆的時期,如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期間出現了過度管束方面的問題,就很容易影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對于學生自身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影響[2]。
為了對這種問題進行合理的改善,教師就需要在教學期間提高對學生自身想法的重視,并且注重學生的自主意識表達,同時還需要做好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工作,以促進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白楊》這篇文章的教學時,通過課文中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期間指導學生進行文章內容的深入閱讀,并且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對文章內容的感受進行讀后感寫作,讓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體會文章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思想感情。通過寫作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鞏固練習,同時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于作者語言表達方式和寫作形式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內容之中,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對于提高這一階段的語文課堂學習能力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教師在對各個學齡段的小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時,要想在教學的過程中促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為了顯著提高教師在教學期間的教學質量,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將不同的教學方式運用到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體系,來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塑造及培養,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傳友.淺談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J].新校園(中旬刊),2017(4):119.
[2]黃嫚風.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