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經濟結構調整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改革進入攻堅時期,在“大 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背景下,作為人才培養主體方,高校必須積極協調各方主動作為,與政府、行業、企業、家庭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
關鍵詞:新形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9-28
作者簡介:蔡 娟(1987—),女,重慶人,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在校大學生教育管理。
一、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概述
經濟進入新常態,是黨中央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并結合國情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新常態背景下各高校必須進一步把握機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當前就業形勢客觀要求各高校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必須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有效緩解當前就業壓力。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改革力度,簡政放權,為創業提供便利,形成新的創業浪潮,同時制定和實施大學生“互聯網+”行動計劃,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以實際行動投身創業。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
1.部分高校認識層面存在問題
第一,由于學校層面的不重視,部分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沒有納入學校整體規劃;第二,師資隊伍相對不足,好多高校將創新創業課程交由就業指導部門負責,缺乏專業化教學管理水平;第三,教學建設缺位,部分高校存在沒有系統設計創新創業課程,甚至缺乏基本的教學文件,更談不上課程建設。
2.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本身存在問題
當前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整體質量不高,機械模仿、同質化嚴重。據麥可思2016年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情況的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比例逐年提升,但是涉及的行業以服務業為主,很少涉及工農科技類行業,在創新大國美國,大學生創業項目主要涉及互聯網科技和制造研發類,相比之下,中國大學生創業質量和層次有待提升。
3.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校企合作情況欠佳
當前,高校越來越重視校企合作在學校發展中的作用,然而,在創新創業教育環節,遠沒有達到實際所需,很多高校不能有效和企業合作,企業不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條件,大多數高校基本上沒有和企業聯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模式,即使有些高校聘請企業人員參與創新創業教育,也僅僅是停留在教學層面,根本沒有實質性的創新創業實踐。
三、新形勢下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法
1.學校層面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
在新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對在校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和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層面必須提高認識,重視此項工作。首先,分管學生工作校領導要抓好統籌,調動全校資源支持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其次,教學管理部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在教學標準設計、教案以及課件制作方面給予指導;最后,加大相關師資引進和培訓力度。
2.加強校企合作
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一系列條件,其中包括資金、技術、平臺和技術指導等,高校在此方面不可能實現全覆蓋,必須充分發揮相關企業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將校企合作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來推動,廣泛聯系企業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利用創新合作形式,實現互利共贏。另外,高校可以推動企業家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企業家有獨特的經歷和經驗,在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更有優勢。高校也可以“引企入校”,和企業一起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3.創新創業教育中堅持科技創新為主線
新常態下,高校要在堅持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同時,加大改革力度,培養適應實體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想方設法創新教育模式,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緊跟科技發展前沿,追蹤科技發展制高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時代大背景中。同時,各高校要創造條件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平臺,加大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力度,尤其是重點扶持科技創新,鼓勵發明創造,牢牢把握主線,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科技含量。
參考文獻:
[1]曾 珊.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17.
[2]李 一.“引企入校、協同育人”校企共建創業就業學院的探索與實踐[J].繼續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