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歌是“留白”最多的文學體裁,每位讀者調動已有經驗,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讀當代詩便可以獲得極佳的審美體驗。詩歌不是實用類文本,詩歌本身語言的美、韻律的美是極為動人的,只有以純粹審美為歸宿,才更接近于詩歌的本質。
關鍵詞:詩歌閱讀;個人經驗;審美體驗
作者簡介:楊貝貝,2015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學任教至今。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6-0-01
許多人認為,寫詩是一種門檻極低的創作。也許,在他們的眼中,當代的詩歌仿佛文學海洋中的沙丁魚,然而,正如詩人巫昂所說,“有人認為沙丁魚是一種廉價的魚,但這一定不是大海的看法。”
當代的詩歌被邊緣化,也許正是源于“現代漢詩”的“現代本質”,它的“美學和哲學特征”(奚密語)。正如一些學者所言,“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詩歌曾經享有優越的地位,它是政治權力擢升的階梯,也是上層人際交往的精致形式。但在新詩發生時,這個傳統社會已經解體,詩歌原有的至尊地位和政治文化功能,都已失去。可是,在現代社會中,詩歌又不能和大眾傳媒競爭以吸引廣大消費群體,因此,現代詩歌眼看著它被推到新世界的邊緣而無能為力。[1]”在人們的閱讀中,當代詩歌也延續著這種被邊緣化的命運。而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這種邊緣化更為明顯。中高考的閱讀和寫作,當代詩歌均不是考察重點,在高考的作文題目中,常常會有這樣一句話“體裁不限,詩歌除外”。然而另一方面,被各種功利所拋棄的當代詩歌,顯示出文學更純凈的一面。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如果能和學生一起品味當代詩歌,會讓學生更接近于文字的美。在當代人們忙碌的生活中,若能有那么一刻放緩腳步,沉浸于當代詩歌的世界,定會更接近于純粹的美。
如果說文字是溝通個人與世界的符號系統,那么語言于人有兩個作用:一是建立從世界指向自己的箭頭,即更好地理解與欣賞他人的文字,大致是人們常說的閱讀;二是建立從自己指向世界的箭頭,即更好地表達,大致是人們常說的寫作。詩歌是獨特的語言,詩歌閱讀有其鮮明的特質。借助詩歌這一獨特的語言符號系統,讀者能觸碰到更遠的地方。
詩歌閱讀要從讀者的個人經驗出發。有學者說,“詩人都是自有一套的巫師,不是一個所謂‘詩歌隊伍中的同志。[2]”讀者亦然,每個讀詩的人同樣是自有一套的巫師,他們會基于自身經驗對詩歌進行個性化的闡發,這也是詩歌的魅力所在。詩歌是“留白”最多的文學體裁,每位讀者調動已有經驗,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閱讀當代詩歌便可以獲得極佳的審美體驗。
當代詩歌閱讀的終點是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詩歌不是實用類文本,詩歌本身語言的美、韻律的美是極為動人的。法國現代詩人瓦雷里曾就詩與實用類散文打過一個很著名的比喻:實用類散文是“走路”,而詩歌是“舞蹈”,走路有個“目的地”,即有個功利目的,而舞蹈以其本身為旨歸。也許,只有以純粹審美為歸宿,才更接近于詩歌的本質。如若閱讀當代詩歌,腦海中總想著,此番閱讀能否提升我的閱讀能力,讓我在考場或職場中走得更遠,一定無法觸碰到真正的詩歌之美。如若閱讀詩歌,腦海中始終想著詩歌鑒賞標準句式:運用了……手法,寫了……的內容,表達了詩人……的感情,這種模式化的,掰開了揉碎了的鑒賞,定會讓鑒賞當代詩歌應獲得的美的享受喪失殆盡。閱讀當代詩歌,拋下一切功利與實用,沉浸其中,喚起我們的審美直覺和審美感受力,有時是如夢初醒般地喚起他們的這種天性。在欣賞當代詩歌時,通過誦讀、通過聲音的魅力可以更好地體味詩歌之美。這種誦讀,不是千篇一律、情感過度飽滿、讓人起雞皮疙瘩式的為誦讀而誦讀,而是沉浸于當代詩歌的情感世界,結合每首詩歌的具體特點的誦讀。這種誦讀,或是低聲耳語,或是娓娓道來,或是堅定陳述,或是慷慨激語。
詩人巫昂說,“詩歌不是PS,生活中到處都是詩歌的素材,詩人應該是一個誠實的人、自然的人。”誠然,詩歌是在一個個有著靈敏觸角的人的生活中自然生長出來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難忘的、想把其用語言定格的經歷,也會有能夠觸發自己寫作動力的獨特感受,然而,當拿起一支筆,那些經歷和感受卻變成了支離破碎的印象,不知該用怎樣的語言去準確描摹。朱光潛先生說,“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3]”詩歌的語言如果不加選擇,那詩歌也許真的只是原始的強烈情感,而喪失了詩歌的美感,強烈的情感也得不到完美的傳遞。有學者這樣評價李白“他只是一個詩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不是歌功頌德的佞臣,他也不是憤世嫉俗的反抗者,他只是掌握了語言巫術的智者”。誠然,每個優秀的詩人都是掌握了語言巫術的智者,閱讀當代詩歌,離美更近一步。
注釋:
[1]洪子誠. 當代詩歌的“邊緣化”問題[J]. 文藝研究,2007,05:20-25+166.
[2]于堅. 當代詩歌的民間傳統[J]. 當代作家評論,2001,04:84-90.
[3]朱光潛.詩論[M]. 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