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允許和尊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并利用學生出現的每個錯誤,因勢利導,以“錯”糾“錯”,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真正意義上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正視“錯誤” 利用“錯誤” 探究 創新思維 借題發揮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18-01
心理學家蓋耶曾指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自主、合作、探究”的進行學習,而探究卻又必然會產生大量的錯誤 。學生在學習思考的過程中,產生錯誤是難以避免的,而這些錯誤卻是我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得到的寶貴教學財富。那么,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這些錯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呢?我在此談談自己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
一、正確認識“錯誤”,讓“錯誤”在教學中出彩
學生限于自身的知識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出錯是不可避免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傳授者和引導者,如果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不管不顧的就是訓斥一通,或者輕描淡寫的一笑而過,就會使學生產生壓力感或是感覺到不被重視,從而導致學生不敢或是不可能去深入的探究和創新。那么,在教學活動中如何面對學生已經出現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出錯,給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敢想、敢說、敢問、敢于創新。事實證明,學生保持良好的情感態度,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其次,教師要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正視錯誤。在數學課堂中,會產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錯誤。如果對這些錯誤,我們深入的分析原因,并發現問題,借題發揮,變“錯”為“寶”,這些錯誤就會成為很好的教學資源。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分析產生此類錯誤的原因,找出正確的解題方法,從而使學生敢于正視錯誤。
二、剖析錯誤,激發學生的反思能力
荷蘭著名學者弗賴登塔爾說過:“反思是數學的重要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僅僅依靠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就能得到糾正,它需要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記得有一位特級教師說過這樣的話:教3+2=5的老師是合格老師,教3+2=?的老師是好老師,而用3+2=6來教的老師才是優秀教師,很明顯,這位老師的話表達的就是,錯誤可以引發學生的心理活動,利用這種心理活動,促使學生對固有的思考過程進行否定性的再思考,這樣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學生自我反思,從而激活思維,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
三、挖掘錯誤,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布魯納曾說過:“探究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究,便沒有數學的發展。”產生錯誤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必然會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生的錯誤,如果教師只給出正確的做法,而沒有挖掘出問題的實質,往往就會抑制學生主觀創造性的發展。假如能對這些錯誤加以巧妙地利用,借題發揮,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不僅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教授《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的初步認識》時,需要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來擺出幾種圖形。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擺出圖形,少數學生卻有點疑惑。其中一個學生說:“我只剩下4 根小棒,根本就擺不出一個圓來?!睂τ趯W生用有限的幾根小棒就能拼成圓形的錯誤看法,我沒有直接捅破,而是在擺出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數一數每種圖形分別有幾條邊。在回答圓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有的說圓有 7 條邊,有的說圓有14條邊……我拿出一個圓讓學生們來數數有幾條邊。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拿出來的圓數不出來有幾條邊?!蔽易屆课煌瑢W拿出圓形圖片,親自動手摸一摸 ,學生一下子就發現問題,一個學生說:“圓的邊是彎的,我們拼出來都有角?!薄拔覀兊男“舨欢啵绻“魤蚨嗟脑?,就會像的?!瘪R上有學生接著說。學生不經意間的錯誤就能引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并在親身體驗探索中知道了圓的特征,還初步感受了極限的數學思想方法,這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四、拓展錯誤,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錯誤是成功的開始。學生對錯誤的認識, 是學生拓展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能抓住學生犯錯的機會,因勢導利,讓學生在由錯向對轉變的過程中,突破原有的條件、問題,經過思考、嘗試,去發現學習的規律,掌握學習的方法,拓展他們的創新思維。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允許和尊重學生出現錯誤,并利用學生出現的錯誤,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通過糾正錯誤讓學生養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迎難而上的學習態度。雖然錯誤容易讓人生氣或泄氣,但是要讓學生看到這是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一個機會。學生在課堂中發生的錯誤和作業反饋中產生的錯誤一樣,都應是引導其智能發展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思維空間,全方位分析條件、問題、答案之間的內在聯系,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并糾正錯誤,這是深化認識、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辦法。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因“錯”利導,而是簡單地將正確答案給出來,那么,我們就會錯過大好的教學契機——失去了讓學生發現的機會,更不用說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升創新能力了。面對學生的錯誤,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只要將學生的錯誤作為一種資源,充分利用,因勢引導,科學的處理,必能達到以“錯”糾“錯”的效果,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興華.兒童學習心理與小學數學教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
[2]華應龍,課堂因差錯而精彩,小學數學教師,2006年第7、8期
作者簡介:
張月紅(1982.9-),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大學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