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通過呈現某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沖突實際案例的發生、發展及處理的全過程,分享人際關系沖突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人際關系沖突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79-01
1.案例概述
某日,某班級男生M電話緊急求助輔導員:宿舍L和他因瑣事拳腳相向并拿著刀子揚言要“掛”了他。M甚是害怕,不知如何應對。
2.案例解決方案
在接通M來電簡單了解當下形勢后,筆者要求M在方便的情況下與我面談,詳述事情全過程。
2.1多方調查,全面取證,還原事件本真。約談當事人M時,筆者問了他幾個問題:一、這件事情發生的具體時間;二、當時都發生了什么,具體細節;三、除了這次事件,之前是否也有類似的事發生;四、如果有,當時是怎么處理的;五、為什么之前沒有主動向輔導員尋求幫助等。交流中,M描述L:一、L覺得自己來自大城市,有超強的自我優越感,覺得其他地方的人文化水平和素質低下,不如他;二、L喜歡聽相聲,每天到了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播放相聲的段子,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宿舍有沒有人休息,不問別人喜不喜歡聽;三、L一直針對他,說他沒素質,吃飯吧唧嘴,總是挑毛揀刺等。
為了得到更真實、更全面的信息,筆者又和宿舍除了L以外的其他同學了解了情況。其他同學都反映:M所言極是,L確實存在上述的問題。
2.2開誠布公,調節言和,全面解決危機。筆者決定要組織“家庭成員”開個小會,在集中“開會”之前,筆者和L進行了一次深入交談,一是向他詢問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以還原事件的真實性;二是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了解他是否有和解的意愿。在征得宿舍全體成員的同意下,筆者組織了一次圓桌會議。
會上,筆者并沒有讓大家先開口談問題,而是要求大家在白紙上寫出“我眼中的他人和自己”。紙張第一列寫出室友各自的優點;第二列寫出自身的缺點不足及改進措施;第三列寫出室友各自的缺點和不足;第四列針對問題,寫出站在自己的角度,更希望對方怎么做;第五列針對他人提出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寫出自己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改變。
完成表格的前四列后,筆者和他們一起分享了“我眼中的他人和自己”這張表格,引導他們學會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幫助他人和自己認識缺點和不足、遇事多溝通、學會聽取他人意見以及用實際行動改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
2.3個案分析,經驗分享,提升交往技能。以此為個案,筆者組織了班委成員進行了一次人際交往溝通技巧方面的培訓,通過個案教學、經驗分享的方式提升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班委解決大學生人際關系沖突的能力,并強調班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要產生向輔導員匯報工作是“打小報告”的錯誤認知。
3.應對策略及經驗啟示
3.1遇事相互溝通。本案例中,當事人雙方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做到及時溝通,導致矛盾升級,室友在發現問題的時候也沒有做到及時和當事人溝通,導致當事人L不能清楚地認識自我,更重要的是:當事人中沒有任何人在事件的初期第一時間向輔導員反映情況。
3.2做到三思后行。當事人雙方在發生沖突的時候,沒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了“動刀動槍”的危險舉動,事后對事情非常后悔。所以要學會: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先處理人的心情,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
3.3每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導大家要經常反思自己,這樣才能發現問題,不斷提高自己。遇事先從自身找找原因,不要一味地抱怨對方,要相信事出有因,因必有果。
3.4學會換位思考。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換做是我,我該怎么做?或者說,如果換做是我,我更希望對方怎么做?學會換位思考會有助于提高個人的情商,有利于人際溝通。
3.5多方式解決問題。個案中還可采用心理情景劇“角色扮演法”讓當事人雙方互換角色或通過他人扮演的方式重現事件,然后讓當事人談感受和想法。問題的解決需要多渠道,全方位,這樣才能更有效。
3.6注重事件跟蹤。輔導員需要進一步跟蹤事件處理的結果,通過定期的走訪和調查了解當事人的矛盾沖突是否得到解決,是否需要進一步介入調解矛盾關系等。同時,需特別關注L是否有“沖動和控制障礙”,是否有必要進行心理咨詢。
參考文獻:
[1](美)Russell F.Proctor.(美)Ronald B.Adler.溝通的藝術[D]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2]戴爾·卡耐基著.人際交往心理學[D]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邵洪宇,男,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