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
[摘要]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工作承擔起來的是專業人才培養以及教育普及率提升的職責,教育部以及中央政法委聯合施行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在我國知識產權專業教學工作以及普及性教育領域當中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筆者針對現階段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將卓越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開展知識產權教學思考工作,希望可以在日后相關工作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起到一定借鑒性作用。
[關鍵詞]知識產權 教學 思考 問題 分析
一、問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其實也是智力資源和產業化相互融合的競爭,知識產權制度發揮出來的是科研和市場相互連接的橋梁作用,如果想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競爭的過程中獲得勝利的話,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人才,逐步培養出來對知識產權制度形成深入的認識,并且可以熟練的應用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人才是發達國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施行“知識產權立國”戰略的一些國家當中作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基礎人才培養環節。
我國不單單是一個知識產權強國,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教育處于一種起步提升階段當中。2011年教育部以及中央政法委聯合編制并施行,將培養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作為目標的法律人才培養計劃,在此基礎上自然會對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改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識產權教育改革工作在此基礎上也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
二、發達國家成功工作經驗借鑒
在對發達國家知識產權教育模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可以了解到的是,歐洲以及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知識產權專業教育會和法律或者經濟等本科教育相互融合在一起,重視多學科的融合與交叉。美國等隸屬于海洋法系國家的知識產權專業教育一般情況下是會集中在研究生階段當中,教學內容當中使用到的一般是案例或者判例,一般都會使用專題、案例總結教學模式,將法律職業素質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工作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與此同時也會予以師資力量多元化充分的重視,強調教師將各自的專業特長充分的發揮出來。針對本科及以上層次的知識產權普及性教育,各個發達國家對其的重視程度甚至會超過專業教育,美國范圍內基本上所有大學都開設了“知識產權教育”方面的課程,日本本科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和從小學開始的通識性教育相互連接在一起,要求知識產權專業尤其是理工科學生都需要學習這個領域中的內容。從整體的角度上進行分析,發達國家知識產權專業教育呈現出來一種理論和實踐均衡以及知識具體構成結構完整的特征,普及性教育領域當中展現出來的是基本素質極為扎實,專業結構突出性強等特征。
為了可以讓依法治國這一項方針得到密切的貫徹落實,逐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以及中央政法委施行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并在此基礎上了分類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創新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將涉外法律人才以及西部基層法律人才兩個方面的內容作為出發點,有重點和有區分的進行培養,以便于可以讓世界經濟多極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讓我國法治需求得到滿足,提升國內法學院和海外高水平法學院之間的交流水平,提升高校與實務部門之間的合作力度,在探尋的基礎上形成靈活多樣與常態化發展的法律人才培養機制。除此之外,也應當讓實踐教學占據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保證法學實踐性環節累積學分不少于總數的15%。校內實踐環節的力度也應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讓法律實務部門當中的資源及條例得到充分的應用,構建出來一定數量校外法學實踐教學基地,積極的開展覆蓋面較為廣泛、參與性強以及實效性強的專業學習機制。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承擔起來的是培養專業法律人才,施行普及性教育以及提升民族創新意識的職責,為了能夠滿足時代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提出的要求,教學改革自然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獲取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措施一般情況下是下載和瀏覽以及打印等,計算機使用者可以將各項數據從主資源上轉移到外圍設備當中,也可以將信息數據從服務器上拷貝到連接網絡的任意一臺計算機上,也可以將BBS復制到計算機上,下載過來的內容既可以是文本格式也可以是非文本格式,下載和打印其實都屬于復制行為包含的范圍內,在用戶從網絡上下載或者打印出來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信息數據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侵權行為,對作者擁有的對自己作品的使用權以及獲得報酬權造成侵犯。
使用權以及獲得報酬權是著作財產權領域中的重要內容,作者以作品作為基礎產生并享有,并且在作者有生之年都交由作者來享有和行使的一種專有權利,如果他人想要使用這種權利的話,其中包含從網上下載以及打印,都應當得到著作權人的同意,也就是作者的許可,并且也應當向其支付報酬,才可以開展上文中所說的各項工作,假如說是為了個人學習、研究以及欣賞的話,并不是為了經濟目的從網絡上下載或者打印信息數據,并且數量比較少,依據著作權法當中的各項規定,屬于合理使用的范圍之內,不是侵權行為,但是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在網絡時代當中,在互聯網上各個國家科學家在網絡上合作攻關,在此情況下想要確認作者的身份以及信息數據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除此之外,因為網絡背景下,信息數據傳播具有特殊性,信息獲取方式也具有多樣性,著作權人行使自身權利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幾率比較高,著作權人的作品一旦在網絡上公開的話,被使用以及被復制的幾率就比較高,在此背景下,著作權人沒有辦法控制作品被應用的程度,也沒有辦法對復制數量形成有效地控制,在此情況下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向使用者索取報酬。
三、高校知識產權教學改革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到的問題
明確的將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找尋出來,知識產權領域當中的規則既是規范社會經濟的過程中使用到的較為重要的民商法律,也帶有極為強雷的政府產業調控政策特征,重視在國內主權性司法當中發揮作用,也應當和各個國際公約緊密的相互融合在一起,又因為具備一定科技法屬性,因此相較于其他部門法來說修訂的頻率比較高,科技發展本身帶有的迅捷性和法律本身帶有的保守性,會讓這一個部門法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在我國構建創新型社會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首先應當具備完備的法學基礎知識,與此同時也應當對科技、經濟以及管理等領域中的知識形成一定認識,將上文中所說的這些知識作為基礎,在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當將國際性視野培養以及實踐能力培養工作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國際性視野”當中包含的內容是對國際相關的知識產權條約形成一定認識,并對國際科技知識發展領域中的素質形成一定認識,上文中所說的實踐能力當中包含的是對國內知識產權司法實務形成一定認識,也對國內知識產權管理程序能力形成一定認識,在此基礎上應當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國際性交流合作以及實踐性教學基地建設工作,將國家留學基金作為依據,選送除去一定數量的專業學生進入海外高校深造,與此同時也應當和知識產權法律以及行政實務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在學習的同時也應當進行實踐。
在明確區分學歷層次的基礎上編制出來科學合理的教學整體規劃,我國高校知識產權專業教育將法學教育放置在主要地位上。現階段我國法學教育當中包含本碩博三個層次,其中碩士培養分類比較多,知識產權專業碩士當中包含的內容是:知識產權法學碩士以及知識產權方向的法律碩士,可以將后者細分為非法學法律碩士以及法學法律碩士。卓越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到的問題是,應當將學歷層次作為依據因材施教,教學計劃既不應當原地踏步也不應當急于求成,應當積極主動的找尋有效性比較強的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針對現階段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性教育來說,本科法學學生一定需要修習蜘識產權渤基礎課程,非法學專業本科生一般情況下也有知識產區那類素質課程以供選擇。所以在卓越法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施行的同時,也應當和教育部施行的卓越工程師計劃相互融合在一起,科學合理的編制知識產權普及教育整體計劃,以便于可以在此基礎上讓理工類本科以及研究生階段學生的知識結構完善起來,逐步提升工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卓越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培養以及普及性教育工作施行之后,其本身作為一種系統性工作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知識產權教育改革領域當中尚且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開展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在高校、社會以及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我國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當中的知識產權教育一定可以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