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摘要】政治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全面又具有針對性,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提高現代教學質量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運用實際案例綜合分析問題,以實現現代化的素質教育觀,是我們現如今教學課堂上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初中政治教學上,是教學革新的一大關鍵部分,本文將從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上的運用角度分析,并發表個人觀點。
【關鍵詞】案例教學 合理選擇 正確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064-01
前言:
由于政治學科的理論性較強,如果學生難以理解,將會對此學科失去興趣,所以我們要必須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其中特別由案例教學法進行輔助性教學,將學生融入教師設立的教學情境中,自主探索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一、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的學生對學習有基本全面的認識,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政治學科的綜合性以及理論性較強,對于剛開始學習政治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將學生帶入實際的情況中,進行自主思考,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學生帶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中,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樣的學習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主動地學習了,同樣教師的教學質量也相應提高了。所以,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意義重大。
2.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抽象的政治學科由于理論性較強,初中學生理解較為困難。不利于學生政治學習的發展和提升。但是案例教學法基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成生動形象的具象。教師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加以分析整理并合理展現出來,提出恰當適宜的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思考問題,分析并且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的實際情境中,提高了政治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當學生作為了教學的主體,并不是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做到了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感知和理解。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政治學科知識的每部分是相互銜接的,案例教學正運用了這一個特點。在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過程中,他們運用之前掌握的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既培養了學生學科邏輯思維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基礎知識。當學生掌握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才符合素質教育原則,才能得到更充分健康的發展,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要求
1.合理運用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在初中教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合理的教學案例將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學案例的選擇要貼近生活實際,以及學生已學習的內容加以重現溫習,加強記憶。要求案例要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特點。例如,“家庭關系”這一單元的“孝親敬長”這一章節,要求學生聯系實際,思考自己家庭情況如何,自己如何處理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以及自己做到了書上所描述的哪些要求,以及沒有做到的,進行反思,之后應該如何做到孝親敬長。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散自身的感情色彩,調動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健全的思想品德。
2.正確運用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自身雖然附有較多優點,但是不能在課堂上全盤使用,教師在授課時要講案例教學法作為輔助性教學,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案例教學為輔。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避免將課堂變為“討論會”,合理控制學生交流討論的范圍,教師自身要具有應急思維,及時將課堂帶回學科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上來。
3.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運用板書和口述的教學方法,這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筆記記憶和大腦記憶,而很少學生做到這一點,顯然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當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將知識點分為重難點呈現在大屏幕上,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重難點的分辨。現在多媒體技術廣泛運用于各類學校,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校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講到“誠信”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做成動畫為學生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誠信的具體含義。
4.分組教學,提高學生團結協作能力
政治教學并不是教師單方面的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學生在講臺下機械化地記憶。這樣的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學生根本上的學習能力并未提高。教師應將全班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將課前準備好的案例讓學生們按照小組的形式進行自由討論,得出結論后,將每組選出一位成員發表小組總的看法。老師再作出總結,并且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想法,并且將正確思想傳遞給同學。通過這種自由交流的方式,每位同學都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促進調動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團結協作的觀念。
總結:
恰當選擇正確的案例進行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科學性教學,充分發揮教學方式的自身優勢。教師要以理論知識教授為主,案例教學為輔,合理控制教學討論范圍,控制教學秩序。教師在教授學科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的同時,要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