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宇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近年來很多先進的教育技術出現在了各高校的教學中,不僅為學生們提供著優質的學習條件和環境,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著各科教師的教學水平。高校物理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很多高校物理老師不僅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了實際的教學中,還對相應的教學方案和模式進行了創新與完善,從而為物理教學的高效進行提供有利條件。本篇文章就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相應的論述,并提出些許觀點,希望能對相關人士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教育技術;高校;物理教學
教育技術的應用在高校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現階段很多高校老師都會關注的重點內容。再加上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和國家整體教育水平提高的影響,很多高校物理教師不僅對相應的教學方案和理念進行了更新變革,還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難點和細節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以此來為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條件。但仍然有部分高校物理教師不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于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性認知程度也不高。因此,如何讓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發揮出真正的價值,成為了很多高校物理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1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意義
現代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最優化的理論和實踐。而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抽象和概括,從而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進而形成物理理論,然后把這種理論回到實踐中去經受檢驗。由于實踐性強、抽象概念多,物理成為中學生感到比較難學的一門學科。因此,直觀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直觀教學主要是運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和教學掛圖等教學資源進行的。但這些教學資源有較大的局限性,如有的可見度??;有的演示現象瞬息即逝;有的限于條件演示效果很差;掛圖所提供的只是靜止的畫面,對講解現象的過程很不適用;模型本身不易拆開,工作時各部分的活動情況不易看清楚。這些局限性使學生對許多物理知識的理解不能充分建立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感到難教,學生感到難學。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可以排除這些局限性,彌補傳統直觀教學手段的不足。
2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1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具體,由微觀變宏觀,由靜態變動態,從而使教學活動變得富有吸引力。我們對實驗進行演示,對某些抽象的、微觀的、動靜變化的問題進行模擬。這些都要用到多媒體技術,同時我們教師在利用多媒體的同時又節約了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然后通過適當的板書將邏輯的問題引導,這樣使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達到更佳的效果。
由于高校物理教學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實驗性和微觀性,如果物理老師只是采用普通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那么學生就會很難理解其中的知識點,對于相應的的物理操作或實驗也不能給予正確的判斷與解答。所以,高校物理教師就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完善教學內容,比如可以通過幻燈片或者投影儀等設備對物體的運行軌跡或方式等內容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或者將物理實驗相關內容以圖片或錄像等形式體現在課堂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另外,高校物理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還要對技術的應用要點和原作進行把控,不能破壞了整體的教學方案,以免降低課堂質量和效果。
2.2 智能信息技術的應用
智能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對高校物理教學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是現代教育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當高校物理老師在應用智能信息技術的時候,不僅能夠將課本中的內容多元化的展現在學生眼前,還能對課本內容中涉及到的課外知識進行補充說明,對于相關物理實驗和原理的講解也能及時的通過智能信息技術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有效的提高了物理教學質量與水平,還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了解物理知識以及掌握物理知識都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智能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些許難點,如物理教師的專業水平要高,物理老師對于智能信息技術的應用原理和應用原則等有很深的見解等。
2.3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
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們的生活也與其息息相關。同時有人將其應用到學習當中來,更是體現了互聯網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隨處可見課程教學的視頻和各種問題的模型與演示,以及各種各樣的公開課,各種微博可以關注。假如老師們能夠多關注教學方面的信息,學生能意識到“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的話,那么,網絡在學習中可發揮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信息技術與物理教育的整合,是以網絡和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可供選擇,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很容易獲得豐富的、多樣化的、有時代氣息的、甚至是科學前沿的大量的信息資源,這使得我們的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更接近現代社會對未來人才培養的要求。學生不再僅僅從老師、課本處獲取知識與方法,而是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參與探究,并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信息技術要逐步成為學生探究問題獲取知識的認知工具,形成一種將書本知識與社會信息相結合、教師傳授與自我探索相結合的觀念和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信息。選擇探究型學習模式,通過創設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展示問題情景,提供探究問題解答和評價的平臺和工具;選擇協作型學習模式中提供檢索信息、交流和發布信息的工具;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
3 結束語
從文章上面論述的內容可以了解到,合理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在高校物理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合理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同時還會對自身教學方案和教學理念進行更新變革。有的教師還會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進行全方位的整理與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為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也有一些高校教師不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依然采用傳統老套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各高校教師不僅要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技巧和特點有所了解和掌握,還要靈活的轉變教育方式和理念,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樸民哲.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4,28(9):272-272.
[2]郭曉霞.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高校物理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5):116-116.
[3]陳建發.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18):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