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軍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對于陳述性的課程,識記性較強,在考核時也是比較簡單和靈活的,不管是答辯考核還是筆試考核,都能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而對于程序性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較多的思維理解,邏輯思考,簡單說就是側重于某個知識的原理性學習、需要深入地理解才能學好,那么這類課程在考核時就要想方設法去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這樣考核出來的成績才能做到公平。比如說《機車控制》課程中機車的調速控制是如何實現的,這里并不需要說要記或者背誦多少內容,而是需要理解它的調速原理和過程,能看懂調速相關的電路圖,此外,程序性課程盡量采用答辯考試能更好地測驗學生的學習情況。
這里所說的過程學習,是指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本來高職教育接收的學生就是學習基礎比較低的學生,他們的自主及主動學習能力是有所欠缺的,如果考試再采取突擊措施去補救,這種暫時性學習甚至背誦形成的知識儲存是很短暫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課程的考試,沒有掌握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不能達到學習的真正效果。那么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應注重學生的過程性學習,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重要性,具體措施可以采取加大平時成績比例、增多階段性考核次數等。程序性知識類的課程更應注重過程學習,還是拿《機車控制》來說,需要真正去動腦思考、理解的內容,以及系統性較強的知識,不是靠一天半天的時間就能消化吸收的,比如說要看懂機車控制電路,它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是靠突擊就能拿下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傳統的板書和教授難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的內容或者模塊,應運用其他教學方法或者手段來進行輔助,例如多媒體技術、手機APP、直播平臺等多樣化的解決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有些使課堂進行變得容易,師生互動更為良好,有些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復習時間,相對必須在課堂上才能和老師溝通來說,顯得方便靈活。比如《機車控制》的柴油機啟機、輔助發電、機車起動、機車調速等模塊,把每個模塊的重點難點進行總結提煉后,組織語言,錄制成不同的小視頻,上傳到“頭條”、“快手”等手機應用平臺,學生要是有疑問或者復習,都可以通過對應的手機應用來學習和鞏固。
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所思所為,闡述了如何更好地實施教學,提出來提高教學效果的三點建議和想法。
參考文獻
[1]王耀,鄭丹.《電力機車控制》課程的多媒體課件制作[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14):96-98.
[2]楊春燕.電力機車控制課程教學方法探索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29):267垣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