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晴 王然 呂海燕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未來的教育趨勢應呈多樣化,課堂形式不僅僅是簡單的平面教學。現如今信息技術普遍到教學中的各個角落,而“微課”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正是順應這種發展趨勢的。微課資源不僅可以服務和提升教師的“教”,更能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學”,也是當前構成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背景下社會每個公民進行個性化、自主性學習的有效資源。微課無與倫比的優勢,也是我們研究和實踐的依據與動力。
關鍵詞:微課;平面教學;實踐研究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日益發展,普通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科學發展中的教育教學的需要了。早在2004年,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工作之余開始把有些知識點做成10分鐘之內的輔導視頻供親友、網友學習,2009后全身心投入逐漸建成“可汗學院”。現在在美國某些學校已經采用回家不做功課,看可汗學院視頻代替上課,上學時則是做練習,再由老師或已經懂得的同學去教導其他同學不懂的地方這樣的教學模式。
一、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
1.講授新課時的作用。在教學中,微課具有很明顯的優勢。因為在當前的教育現狀下,很多教師都提前把要講的新課程制作成微課視頻,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此外,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程的內容設計出比較新穎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1]。
而計算機專業課程中“平面設計”這門課程,除了要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以外,最主要的是通過各種實例促進對課程的理解,同時也是一個把平面設計中的知識融會貫通到一起,并能進行靈活應用的過程。微課能夠把當節課的實例內容隨時都能回顧復習,更好的完成實訓的內容和要求,并能真正的掌握了這部分的知識了。微課是最佳教學輔助方式。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又是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更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更深度學習的需要。
2.微課在學生課下學習中的作用。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的廣泛普及,利用微課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制作成微課,利用網絡技術,將這些微課上傳到網上,和學生共享。在“平面設計”這門課程中,這些學習視頻除了在學生進行實訓的時候發給他們,讓他們進一步鞏固學習之外,還把每次錄制的學習視頻上傳到網絡上去,讓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的時候,利用網絡隨時都能再次看到這些學習視頻,進行反復的學習與鞏固,從而能夠牢固地掌握這門學課。
二、微課的開發和應用
1.微課的開發。我國對微課程研究比較深入的兩位學者是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教研中心主任李玉平。
胡鐵生圍繞開發“微課”資源庫展開。其基于當前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低下的狀況,提出建設微課程資源庫將是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區域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新趨勢,通過建設佛山市“微課”資源庫,總結了“微課”資源庫開發的步驟和途徑,主要包括“需求調研;平臺開發;內容規劃;技術培訓;微課建設;共享、交流、應用”等環節[2]。
李玉平認為微課程是在“三小研究”背景下產生的,是從“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的轉化,標志著一種新的研究范式的形成。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探索,總結微課程的分類包括“策略微課程;小現象微課程;小故事微課程”。
2.微課的應用。在微課應用方面,胡鐵生認為,在滿足微課資源日常建設、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便于學生應用、研究的便捷式服務環境。
另外,微課實踐研究在設計與應用環節還有待加強。在設計環節上,一方面應加強信息化環境下對教師的微課教學設計理論、理念、策略、方法和模式方面的培訓[3]。另一方面應加強“微視頻”技術培訓。胡鐵生指出,課堂教學視頻的拍攝與編輯技術是當前微課質量提高的主要制約因素。在應用環節上,應加強微課應用模式、策略、機制的研究,以引導微課的應用。
以“平面設計”課程為例。在應用微課時。首先,在講解本節課時,要用到的實例分別用錄制軟件把制作的過程錄制完畢,并使用編輯軟件,把重點內容及掌握的知識點編輯到這個錄制好的實例的學習視頻當中,然后在學生進行實訓之前,把這個教學視頻和相關素材、以及要練習的課題內容一起發給學生,讓學生在對課題內容進行實訓練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未能掌握住的知識,就可以根據那些課前錄制的操作步驟的視頻,進行再一次的學習與練習,并能獨立完成相關的拓展訓練內容,從而達到掌握這部分知識的目的。
據調查,有76%的中小學教師認為微課的教學設計是微課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時有34%的人認為“沒有掌握微課的設計方法”是微課制作的困難。另一方面應加強“微視頻”技術培訓。胡鐵生指出,課堂教學視頻的拍攝與編輯技術是當前微課質量提高的主要制約因素。在應用環節上,應加強微課應用模式、策略、機制的研究,以引導微課的應用。
據調查,目前中國微課網平臺的微課資源應用情況極不樂觀:僅31% 左右的教師會“經常”去點播或查看自己的微課,35% 左右的教師會去“經常”點播或查看他人的微課,17.5%的教師會“經常”去下載他人微課,12% 左右的教師會評論他人微課,16% 的教師會在自己課堂教學中主動運用微課,所以要提高各學科各層次教師參與微課資源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微課制作及應用能力水平,打造學科精品系列微課,以校園網為基礎,構建數字化資源服務平臺,整合校內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資源,打破班級教學限制,實現校內優質教育資源人人共享。
參考文獻:
[1] 陳艷.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8.
[2] 胡鐵生.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3.
[3] 蔡躍.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過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