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井飛 裴世鑫 陳玉林
摘 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這種教育引導模式具有高效性、統一性和創造性。教學科研型的青年班主任教師,探討并闡述新時代“互聯網+”理念下的高校班主任教育引導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種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班主任;教育引導
隨著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全面統籌推進,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標更加堅定不移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等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必要環節,高等學校的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必須深入貫徹新時代教育理念,并將其投入到實踐中。科技的發展與創新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等教育,“互聯網+”理念正是科技進步的具體體現。在新時代下,靈活運用“互聯網+”理念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教育水平,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發揮班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班級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創造力。身為一名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筆者結合班主任工作的體會,探討新時代“互聯網+”理念下高校班主任教育引導模式的高效性、統一性和創造性。
一、新時代“互聯網+”理念下的高校班主任教育引導模式的高效性
科學技術的發展能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當前智慧校園基本普及,對高校而言,從上至下都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實現各類問題的咨詢與解答,更加方便、迅速和高效。同樣,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建立班級微信公眾號,進行智慧班級服務工作,對班級學生的常規需求進行分類,利用智慧班級公眾號推送各類與學生切實相關的信息等,便于學生及時了解比較重要的信息。除此之外,其他類型的社交媒體平臺可以作為輔助手段,提高信息交流的時效性,實現端到多的高效性。
同時,班主任要充分組織好班級干部的學生服務工作。針對各個班委所負責的服務范疇,班主任進行統籌規劃,并促進各個班委服務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針對班級微信公眾號中各個版塊,每兩到三個班委負責班級微信公眾號中的一個版塊,所有班委輪流負責推送。這樣既不影響班委的學習,還能提高各個班委的組織協調能力。將班主任、班委和普通學生三方的角色利用“互聯網+”理念和社交媒體平臺有機、有效地互聯起來,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二、新時代“互聯網+”理念下的高校班主任教育引導模式的統一性
在現有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中,高校大都采用輔導員和班主任相結合的方式。高校輔導員基本屬于專職教輔類教師,主要負責多個班級甚至一個年級的日常管理工作,覆蓋面廣,任務比較重。高校班主任通常是非專職教師,大多是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主要負責輔助輔導員做好一個班級的管理工作,覆蓋面小,具體事物多。輔導員的教育引導工作能夠覆蓋大面積的學生,提高管理效率,但是不能充分兼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尤其是學習方面。班主任的教育引導更加具體,能夠有效地涉及班級的每個學生,了解每個學生的發展狀況,并做出正確合理的教育引導。班主任的學生教育引導工作是對輔導員的學生教育引導工作的具體化和多樣化。班集體的整體發展水平和質量提升了,輔導員的管理工作會更加高效。因此,在新時代“互聯網+”理念指導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與輔導員的教育引導模式具有統一性。
高校班主任教師與輔導員所涉及工作的性質基本一致,兩者并不沖突。高校專職輔導員的評價體系與教學科研型教師的評價體系是相互獨立的,以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作為班主任,不會存在績效考核上的沖突。在這個前提下,輔導員與班主任都能夠以服務好學生為出發點,班主任積極配合輔導員教師的學生管理工作,這樣能夠降低輔導員工作的繁冗性,雙方合理高效地配合,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新時代“互聯網+”理念下的高校班主任教育引導模式的創造性
“以人為本”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根本的出發點。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是高校的重要目標。正如前面所闡述的,班主任作為新時代教育理念下的重要角色,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這是因為班主任能夠有效實現點對點的交流,具有全面性。班主任的言傳身教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總結的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當前,不少高校都讓具有較高學歷和豐富教學經歷的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兼任班主任工作,充分利用他們的學識,將他們對世界、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的認知傳遞給學生,有益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班主任將個人的經歷分享給學生,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到每個階段要面對的人和事,能提高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有比較開放的認識。
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與班級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引導作用。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擔任班級的班主任,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利用自身學識對班級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促進學生的成長,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這種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兼任班主任的教育引導模式在新時代“互聯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鮮明的創造性。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深入貫徹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將“互聯網+”思維在新時代教育理念中逐步展開。高校教學科研型青年教師兼任班級的班主任工作,這種教育
(下轉51頁)
(上接50頁)
引導模式符合新時代的發展,符合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實踐要求,具有高效性、統一性和創造性,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慶典,李海鵬.努力建立大學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和長效機制—高
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
告[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
(2).
[2]李堯.談高校學生工作的班主任、輔導
員雙重管理機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07,(22).
[3]朱玉芳.論高校大學生成長過程中“以
人為本”的班主任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
2015,(51).
[4]雷瑩子.高校“輔導員+班主任”新型
學生管理模式之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
2016,(36).
[5]李霄,羅丹.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
體會[J].教育觀察,2017,(6).
[6]裴麗.高校班主任工作內容定位探析[J].
高教探索,2017,(S1).
責編:群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