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維維
【摘要】 目的 探討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原因、治療方法以及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60例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治療4周后, 60例患者中痊愈18例, 顯效
33例, 好轉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85.0%。結論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目前已成為皮膚科常見病, 與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時間長短、應用的頻率、應用激素效力的強弱及個體反應等因素有關。多藥聯合治療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有良好效果, 避免濫用或誤用外用激素藥物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80
近年來門診就診的面部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有增無減, 應引起高度重視[1-3]。臨床可表現為皮膚紅斑、瘙癢、丘疹、毛細血管擴張、干燥脫屑、色素沉著等[4-6], 主要是由于長期不當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藥物以及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妝品而引起[7]。給患者帶來精神上以及肉體上的痛苦, 本文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科診療的60例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診療的60例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19例, 女41例;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或含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時間最短2個月, 最長2.5年, 其中2~6個月16例, 6個月~2年36例, 2.0~2.5年8例, 以6個月~2年者最多。原發疾病:脂溢性皮炎10例, 面部痤瘡20例, 單純糠疹8例, 嬰兒濕疹與尿布皮炎8例, 接觸性皮炎6例, 淺部真菌病4例, 外陰瘙癢癥2例, 酒渣鼻2例。患者年齡最大60歲, 最小18個月, 其中18個月~12歲者4例, 13~44歲40例, 45~52歲者16例, 其中以13~44歲者最多。
1. 2 應用激素情況 60例患者均無長期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內分泌疾病病史。外用制劑均屬強或超強的糖皮質激素, 主要藥物成份分別為曲安縮松、氟輕松、丙酸氯倍他索、氯氟舒松等。其中使用復方地塞米松乳膏18例, 醋酸曲安縮松乳膏10例, 新氟輕松霜15例, 丙酸氯倍他索霜6例, 復方酮康唑軟膏2例, 曲安奈德益康唑霜3例, 哈西奈德溶液3例, 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3例。
1. 3 診斷標準[8] ①有外用激素的病史>1個月;②用刺激性藥物、洗滌劑、遇熱或陽光照射使皮疹加重, 自覺有瘙癢、灼熱、疼痛、緊繃感;③局部出現出現脫屑、紅斑、丘
疹、水腫、皮膚菲薄、毛細血管擴張等改變;④斑貼試驗為陰性, 停用激素制劑后皮損復發;⑤重新使用同類激素或更強效激素后皮損減輕。
1. 4 臨床表現 60例患者均自覺癥狀有繃緊感、干燥不適、瘙癢、灼熱疼痛等, 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皮膚彌漫性紅斑, 表面皮膚變薄、水腫、發亮、色素異常、皸裂、脫屑、干燥、毛細血管擴張, 嚴重者出現萎縮紋、瘢痕, 出現丘疹和膿皰等。癥狀外用糖皮質激素類制劑后迅速緩解, 停藥后皮損復發;遇熱加重、遇冷緩解。
1. 5 治療方法 ①一般治療:立即停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 同時給予心理治療, 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合作[9]。②系統治
療:外用激素1~2個月左右, 局部對癥治療;復方甘草酸苷80 mg靜脈滴注, 1次/d;口服抗組胺藥。③局部治療:選用面部冷敷, 15 min/次, 4次/d;外用肝素鈉軟膏, 3次/d[10]。
1. 6 療效判定標準[11] 4周后進行治療效果評價。痊愈:皮損全部消退, 臨床癥狀消失, 無反跳;顯效:皮損消退>70%, 偶有輕微癥狀, 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好轉:皮損消退40%~70%, 臨床癥狀減輕;無效:皮損消退<40%, 所有的癥狀未見好轉。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2 結果
治療4周后, 60例患者中痊愈18例, 顯效33例, 好轉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85.0%。
3 討論
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外用具有收縮毛細血管、抗炎、抗滲出、抗過敏等作用[12], 是皮膚科常用的外用藥物, 廣泛應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放射性皮炎、日曬性皮炎、酒糟樣皮炎等, 方便易行, 療效明顯長期外用激素藥物, 每日次數多, 可發生不良反應, 如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皮膚上燒灼刺痛、麻木感、色素沉著等, 一旦停用可產生戒斷癥狀, 促使癥狀加重, 繼續應用才能緩解, 增加治療難度。
造成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原因有[13]:①醫生原因造成濫用, 未明確診斷時常用激素藥來試用;②患者把激素藥外用當成萬能藥物, 造成錯用與誤用;③患者常加大激素用量及次數從而引起依賴;④激素藥外用制劑長期應用強效乳劑形成依賴;⑤女性長期應用含有激素的化妝品形成依賴;⑥部分患者對激素敏感性與依賴性較強, 少量應用就有依賴。
患者不盲目誤用自購激素, 醫生要嚴格掌握適應證, 不濫用激素。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采用弱效激素遞減法, 內服抗組胺藥等, 給予0.1%他克莫司軟膏外用, 效果滿意。其中他克莫司軟膏能消除激素的依賴與停藥后的復發, 發揮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14-15], 又能夠治愈皮膚病變, 效果良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目前已成為皮膚科常見病, 與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時間長短、應用的頻率、應用激素效力的強弱及個體反應等因素有關。多藥聯合治療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有良好效果, 避免濫用或誤用外用激素藥物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田分, 張守民. 激素依賴性皮炎及其治療. 醫學綜述, 2005, 11(10):911-912.
[2] 盧彬, 劉志. 糖皮質激素致接觸性皮炎研究新進展. 貴州醫藥, 2008, 32(1):1043.
[3] 陸洪光. 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6, 35(10):682-684.
[4] 潘煒華, 溫海, 劉曉剛. 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治療初步觀察. 中國皮膚性病變學雜志, 2005, 19(9):541-542.
[5] 吳景時, 吳景華, 李振國. 基本藥與新藥手冊.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497-518.
[6] 顧有守. 煙酰胺在皮膚科的應用及展望. 嶺南皮膚病科雜志, 2008, 15(4):251-252.
[7] 王宏東, 馬小娜. 面部激素依賴皮炎62例臨床分析.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8, 22(2):87.
[8] 杜曉杭, 宋為民. 糖皮質激素性皮炎的研究進展. 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 2005, 31(5):268-270.
[9] 王玲, 張桂林. 中西醫結合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32例療效分析. 皮膚病與性病, 2000, 22(3):24-25.
[10] 李海波. 80例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8, 2(12):60.
[11] 顧恒.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診斷與治療.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7, 40(1):5-6.
[12] 冒長峙, 周曉鴻, 劉志慧, 等. 外用皮質類固醇所致副作用420例分析. 臨床皮膚科雜志, 1999, 28(6):353-355.
[13] 顧有守. 顧有守皮膚病診斷和治療精選.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2009:341.
[14] 孫建方, 鄭志忠, 顧軍, 等. 0. 05%地奈德乳膏治療濕疹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6, 39(1):26-28.
[15] 陳曉紅, 張信江. 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268例臨床分析. 皮膚病與性病, 1999, 21(3):10-11.
[收稿日期: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