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嬙


【摘要】目的:對胰島素注射筆在糖尿病治療中的實際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和探討。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44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對其進行隨機分組研究,其中,觀察組患者22例,接受胰島素注射筆治療;對照組患者22例,接受常規治療,對比患者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注射治療后的各項血糖水平評價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注射治療期間發生的各項不良反應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胰島素注射筆在糖尿病治療中的實際應用有著突出效果,是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保障患者治療安全性的重要途徑,推薦使用。
【關鍵詞】胰島素注射筆;糖尿病治療;應用效果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廣泛播散的流行病,研究認為,糖尿病的發病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心理生理狀況和遺傳因素相關,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多表現為多尿、食量大和日益消瘦。治療時,除采用常用的藥物進行治療時,目前也推薦采用胰島素注射筆替代傳統胰島素注射器,相關學者發現[1-2],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筆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患者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入,實現加速肝糖原分解、顯著降低患者血糖的效果。但目前關于胰島素注射筆優越性的研究仍然較少,鑒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4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展開了隨機對照研究,試圖能夠明確胰島素注射筆在糖尿病治療中的實際應用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間在我病區就診的糖尿病患者44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2例。對照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53.9±5.7)歲,病程2.4-10.2年,平均病程(6.5±l-8)年。干預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55.7±4.2)歲,病程2.1-9.7年,平均病程(6.8±1.9)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病例納入標準和病例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WH0(1999)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周歲;⑧意識清楚,無溝通障礙。排除標準:①排除1型糖尿病的患者;②排除合并有其他嚴重急慢性軀體疾病的患者;⑧排除精神障礙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嚴格控制飲食且不接受其他任何降糖藥物以及可能影響血糖的代謝藥物的治療;同時,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健康宣教和飲食管理等。
在上述常規治療與護理的基礎上,對兩組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時選擇胰島素注射筆,具體操作如下.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使用諾和筆3將適量的諾和30R注射進入患者體內;實際的用藥量除了應當嚴格符合醫囑標準以外,還應當以患者個體的血糖變化為依據進行酌情的動態調整,在注射時做到早上用藥量為全天總用藥量的2/3,晚上用藥量為全天總用藥量的1/3。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普通胰島素塑料注射器的治療,在使用傳統普通胰島素塑料注射器注射胰島素時,各項注意事項以及用量的控制等于觀察組患者一致。
1.3 觀察指標
注射治療結束后,動態檢測患者FBG、2hPG以及HbAle水平,計算指標的組內平均值;同時,對兩組患者注射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以此評估臨床治療方式的安全性。
1.4 統計學分析
用Excel 2007錄入數據,用SPSS19.0處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描述,行X2檢驗。認為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注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注射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BG、2hPG和HbAl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注射治療后,觀察組預組患者的FBG、2hPG和HbAle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l。
2.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目前常見的慢性疾病,因為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措施,與飲食療法并稱兩大基石,注射胰島素能夠調節糖尿病緩和的代謝水平,是幫助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增加葡萄糖利用率,促進肌糖原和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降低患者高血糖狀態的重要途徑[3-4]。與此同時,適當注射胰島素還具有幫助患者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等并發癥等的發生風險的作用,部分學者認為,胰島素注射配合有氧運動和飲食治療,能夠顯著通過改善患者受體功能,尤其是葡萄糖轉運子蛋白4的功能,從而增加患者胰島素敏感性。此外,上述治療方案也是幫助患者減肥、增加機體抵抗力的有效方法。糖尿病能夠加重骨質疏松的發生,通過適當的有氧運動能夠預防骨質疏松。同時,良好而有效的有氧運動和科學的胰島素注射能夠糾正患者的異常脂血癥,通過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有效促進血中膽固醇、游離脂肪酸的分解,從而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脂。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糖尿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對糖尿病患者開展臨床治療時,胰島素注射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措施,傳統上,臨床習慣于采用塑料注射器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然而,這種注射方法對注射者的要求較高,通常需要注射者有著良好的眼手協調能力,否則便可能導致注射失敗,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胰島素劑量提取中出現錯誤的概率[5]。與此同時,由于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其視力和手穩定性較差,因此老年人往往難以準確提取胰島素劑量,并且在注射器內混入胰島素時也具有較高的難度,使得老年人的血糖控制較差,且容易導致低血糖等并發癥的發生。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胰島素筆在臨床上逐漸應用于糖尿病胰島素注射中,相較于傳統塑料注射器,胰島素筆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劑量調整準確的優點。據調查,應用胰島素注射筆注射的胰島素劑量可精確到IU,其精確度是傳統塑料注射器的12倍;與此同時,該注射方法還可以有效地避免短效胰島素和有效胰島素的不精確混合,從而有效地提高胰島素注射的準確度。減少低血糖等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胰島素注射筆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將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兩組接受注射治療的患者均順利完成研究,研究數據顯示兩組患者在臨床療效上存在差異,首先,觀察組患者注射治療后的各項血糖水平評價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次,觀察組患者注射治療期間發生的各項不良反應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充分證實了應用胰島素注射筆對患者開展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相較于傳統胰島素注射器,胰島素注射筆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對于胰島素的吸收率、顯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時還可有效抑制不良反應的發生,保證患者臨床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應用胰島素注射筆具有良好效果,可進一步提升患者臨床療效與治療安全性,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瑩,吳東紅,竇春俠等,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應用無針注射器與胰島素注射筆的臨床效果差異比較[J].中國醫藥,2017 (07):1015-1017.
[2]曾奕華,敖冬梅,劉琴等,分項學習健康教育在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筆注射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7 (01):64-66.
[3]楊光華,王巖,無針胰島素注射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8 (11):35-36.
[4]許茜,新建三級醫院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技術持續質量改進[J].糖尿病天地,2018,(02): 222-223.
[5]歐陽麗娟,皮膚記號筆在胰島素腹部輪換注射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4 (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