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菲
【摘要】目的:進一步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效果的影響。方法:有針對性的選擇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這個時間范圍內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普外科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有80例患者,針對所有的患者按著護理方法的不同,有針對性的分為兩個組別,分別是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各有4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的護理方案,而觀察組患者是在常規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再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方案。有針對性的分析和對比護理管理之后的兩個組別管理效果的優劣程度。結果:針對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顯著的提升,兩者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護理風險事件與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而言,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有十分顯著的降低,兩者的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切實有效的把護理風險管理有針對性的應用到普外科護理管理過程中,所起到的臨床效果和臨床應用價值是十分理想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切實有效的降低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這樣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深入應用和大力推廣。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普外科;護理效果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醫療技術也不斷發展和提升,人們對于醫療的認識和相關的法律意識也與日俱增,不斷增強,伴隨而來的是,相關的醫生和患者以及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糾紛也屢見不鮮,這給相關的臨床各個科室的護理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對于各個醫院的普外科而言,如果稍微有處理不好的地方,就會造成嚴重的醫療糾紛,后果不堪設想。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這次研究有針對性的對于我們醫院普外科患者展開有針對性的常規護理和護理風險管理兩種方法,分析和探究兩種護理方式所呈現出的效果,現在把相應的研究內容和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有針對性的選擇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這個時間范圍內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普外科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有80例患者,針對所有的患者按著護理方法的不同,有針對性的分為兩個組別,分別是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各有40例患者。在對照組中有男患者21例,有女患者19例,他們的年齡范圍在21歲至76歲,他們的平均年齡是(42.52±3.37)歲;針對疾病類型而言,有4例患者患有胰腺炎,有6例患者患有結腸癌,有9例患者患有急性闌尾炎,有10例患者患有腹膜炎,有11例患者患有腸梗阻。在觀察組中有男患者20例,有女患者20例,他們的年齡范圍在23歲至75歲之間,他們的平均年齡是(42.29±3.41)歲,針對疾病類型而言,有5例患者患有胰腺炎,有5例患者患有結腸癌,有8例患者患有急性闌尾炎,有9例患者患有腹膜炎,有13例患者患有腸梗阻。兩個組別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系列相關基礎資料方面的比較,并沒有明顯的差異,不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管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針對對照組患者所進行的是常規的護理方法,其主要內容體現為:在患者手術之前,有針對性的輔助臨床醫師對患者的一般性常規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完善和優化,同時對患者的身體實際情況、合理的需求進行切實有效的評估和檢查,切實有效的準備好相關的各項護理工作,其中包括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準備以及胃腸道、呼吸道的準備。在患者手術過程中,要對于患者其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的細致觀察和監測。
1.2.2 觀察組
針對觀察組患者而言,是在常規護理方法基礎上再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其具體的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有針對性的根據患者的個性化差異制定出與之相對應的護理管理方案,例如,針對危重病人,要從根本上切實有效的強化監管的力度,以最大程度上有效確保定期完成巡視工作,并通過相關的巡視記錄來展開相應的巡視工作,從根本上防止患者出現意外的情況。要從根本上確保定期檢查和維修給患者提供的相關輪椅、管道和病床等等一系列相關的設備,從根本上切實有效的確保規避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隱患。②在進行正式的交接班之前,相關的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的根據具體的情況著重強調其注意事項,并進行總結和細化,交待清楚,并有針對性的深入細致的記錄在交接手冊中,確保護理工作中不出現任何的差錯和失誤:與此同時,也要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密切深入的交流,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要進行切實有效的心理輔導,從根本上使患者的情緒平穩,積極向上,提高依從性,使患者能夠積極有效的傾訴內在需求,配合醫生的治療。⑧醫院方面要定期對于相關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管理風險的培訓,切實有效的提升其護理管理的職業技能,以及護理常規操作技能,對于相關的規章制度要熟練掌握并且嚴格遵守,掌握與之相對應的急救技術。④針對普外科應急處理而言,要有針對性的建立健全實施普外科專項的風險防范和應急預案,例如,要建立靜脈導管脫出,堵塞或者感染的應急預案,或者病房突然性的停電停水,針對這樣的意外情況要加強應急預案的可執行性和有效性。⑤針對患者的住院環境,要切實營造安全整潔的氛圍,保證病房的布局科學合理,確保患者正常休息,有針對性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探視制度,從根本上杜絕醫院感染的問題發生,切實有效的確保病房消毒隔離工作貫徹落實,有針對性的在醫院內部設置各類標識,切實有效的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1.3 評價標準
有針對性的根據兩個組別的患者用不同的方式管理之后的護理效果作為相應的評價標準。護理效果有針對性的劃分為四項內容,分別是:護理質控評分、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患糾紛投訴率、護理滿意度,對四項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比較,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護理質控評分和護理滿意度。以患者發生摔倒、感染、突發意外情況、溝通不良等一系列相關的風險事件的發生例數,計算出護理風險事件率和護患糾紛投訴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數據全部有針對性的選用SPSS20.0軟件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數據比較用卡方檢驗,數據比較用t檢驗,用P<0.05代表兩者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針對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顯著的提升,兩者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護理風險事件與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而言,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有十分顯著的降低,兩者的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具體的臨床實踐中,醫療護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質量的好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會帶來直接的影響。不可否認,在任何的臨床護理活動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和隱患存在,在開展具體的醫療護理活動中,要切實有效的對護理風險事件進行有效預防,有效規避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切實有效的提升臨床護理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這是當前普外科護理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在具體的臨床護理過程中,相關的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的醫療風險意識,加強責任意識,提升普外科護理職業技能,加強風險管理,有效學習和掌握風險管理素養,規避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的發生。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的護理方案,而觀察組患者是在常規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再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方案。有針對性的分析和對比護理管理之后的兩個組別管理效果的優劣程度,其中針對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顯著的提升,兩者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護理風險事件與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而言,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有十分顯著的降低,兩者的比較差異十分顯著,具備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
4 結語
綜上所述,切實有效的把護理風險管理有針對性的應用到普外科護理管理過程中,所起到的臨床效果和臨床應用價值是十分理想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切實有效的降低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這樣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深入應用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徐素彬,宋芹,彭菊花等,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09 (03):154-15 5.
[2]張海燕,風險管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6,34 (36):7741-7741.
[3]羅潔貞,探討普外科不安全因素在護理風險管理中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6,09 (09):65- 66.
[4]余凌,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6,2 (04): 63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