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不斷更新,高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生活學習接觸到的實物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思維方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也在不段發生變化,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改革創新的話題,學生管理工作要適應新時期的科學發展,也要跟上新的思想潮流,從管理的制度出發,逐漸開展到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是新時期學校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1.管理制度相對滯后
隨著經濟和思想進步,高校的學生接觸新的社會事務比較多,產生了許多新奇的想法。而目前我國高校的管理制度仍然采用幾十年前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比較老舊,難以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難以與學生的新思想接軌。
學校領導小組分級管制的方法相當于閉門造車,管理者難以了解學生的想法,師生之間存在嚴重的代溝。新時期要求下,目前的制度難以適應大學生開放的思想和要求,現如今學生越發獨立的現狀要求管理者進行開放式教育,而不是封閉管理。因此,教育工作者和領導者應該進行教育制度改革,以開闊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發展。
2.高校管理制度與社會脫軌
高校教育是一個人學習生涯的重點,是一個學生走向社會的階梯。高校畢業后,學生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選擇就業。然而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工作完成后,學生往往不知道自己專業技能,好多人不清楚自己在學校到底學了什么,或者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難以用到,這也是目前教育管理出現的一個重要問題——供需脫節。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以便學生以后走向工作、走向社會和適應社會,但是這個目的難以實現。
1.管理理念
一個學校的管理理念決定學校人才的能力,作為管理的指導思想,高校管理理念要正確,思想的創新是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學校的管理理念要實現以人為本的主要觀點,因材施教,滿足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管理者要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了解學生和社會需要,提供合理的教育方式,確立民主管理的辦法,要讓學生與教育者多交流、多合作,讓學生能夠及時交流學術問題,教育者可以清楚學生的發展需要。學校培養的是新世紀的接班人,要在新時期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管理理念要注重人才社會能力的培養。
2.管理體制創新
管理體制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教育單位應該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工作,管理制度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新時代學生培養要求。分級管理已經不再適合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指揮棒”應該指向更加平等、更加和諧的平臺,管理方式應該面向社會、面向學生。而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也應該有所提高,高校教育者要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提高,在具有高等教育相關資質的前提下不斷努力,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生工作上來。
高校管理工作的體制創新重點在于以人為本,學生是學校所有工作的核心,創立新體制、新思想,促進教育者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了解學生的就業問題,知曉社會的人才需求
3.面向社會的管理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給社會提供合適的人才,讓學生走出去,讓需求引進來。一方面,讓學生走出去就意味著在教育階段,管理者或者教育者帶領學生走向社會,了解如今社會發展形態,了解社會人才需求,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畢業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形勢。另一方面,要令需求引進來,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不定期地邀請校外杰出企業家或公司代表到學校進行演講,演講內容包括社會發展形勢、社會人才需求方向、社會需求的技能等。另外,學校應該派遣相關就業方面的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出差,調查和訪問相關人員有關企業需求,隨時關注人才發展方向,發展人才培養戰略。
綜上所述,教育事業是千秋萬代一直延續下來的事業,從古至今隨著社會形式的變革也在發生改變。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教育事業是興國興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不斷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饒芬芳.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17):152-153.
[2]任維燕,韋小雙.“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機制的變革與創新[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