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平
摘 要: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降低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措施,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但在新時期環境下,我國大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不僅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成功,也阻礙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鑒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進行深入分析,以期能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業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各個高校的招生規模日益擴大,且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進入緩慢增長,甚至出現下滑現象,使得大學生面臨著極大的就業壓力,想要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就必須要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有效提升,使其能夠適應于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同時,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不僅是降低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能夠有效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為高校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支撐。因此,有必要對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進行深入分析,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
一、新時期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大學生數量逐漸增加,導致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1]。同時,由于我國經濟已經步入低速發展狀態,各個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新常態,對就業人員的需求也逐漸減少,這就給大學生的就業發展帶來更多困難。而新時期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也能夠打破傳統就業模式的限制,使其能夠以全新的角度和思路對就業形勢進行深入分析,繼而認識到自身在就業能力方面的不足之處,不斷加強自我提升,為大學生的就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有利于提升就業質量
大學生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知識群體,其就業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情況,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大學生的就業質量都不夠理想,以致在社會中產生諸多問題,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不僅來源于社會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也有著較為緊密的關系[2]。而新時期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可以有效強化大學生的就業意識,使其能夠憑借自身的優勢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結合自身的職業規劃合理選擇就業道路,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使自身能夠滿足于單位的人才需求,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
(三)有利于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基地,是為我國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場所,其教育情況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但就目前來看,許多高校的人才培養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顯著提高,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問題,這就給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帶來諸多困難,無法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真正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新時期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大學生就業壓力,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綜合能力,使其能夠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支撐,有效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新時期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具體建議
(一)強化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
想要真正實現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和提升,就必須要先從大學生的思想和意識方面進行改變,有效強化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供有利環境。首先,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指導,使大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之處,鼓勵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自我學習,以此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行為能力和思維能力。其次,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勢,確保大學生能夠認識到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而做到順勢而為,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加強對大學生的培訓和創業指導
高校作為大學生的重要學習場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高校必須要承擔起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責任,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培訓和創業指導[3]。首先,高校可以設立創業指導中心,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問題進行指導工作,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問題得到及時解答,并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高校可以根據大學生的就業方向邀請一些知名的成功人士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指導,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路進行梳理,以此強化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大學生的就業發展提供有利支撐。
(三)提供完善的創新創業保障機制
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高校應積極加強與各個政府部門的合作和溝通,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使大學生能夠真正步入創新創業的正軌,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高校需要與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合作,采取合理的手段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財政資金支撐,提供專業的指導,防止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走彎路,使大學生能夠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實現創業目標,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其次,高校應積極加強與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簽訂合作協議,以此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引進模式,使大學生可以在學習的時候深入企業進行實踐,有效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把握學生特點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背景下,許多大學生的家庭經濟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使得很多大學生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缺乏良好的進取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會有一定影響。但在現代化社會背景下,大學生也具有前一代人不具備的優秀品質,如在信息化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發展下,許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掌握了較強的信息技術能力,且思維方面也比較活躍,可以在最快的時間接受新事物,這些都是大學生創新創業中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時,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特點,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案,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利用一些關于信息技術的小型項目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鍛煉,充分挖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良好的進取心和奮斗精神,從而有效實現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應積極強化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加強對大學生的培訓和創業指導,提供完善的創新創業保障機制,把握學生特點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江丹.新時期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8):206.
[2]鄧偉任.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途徑的探索與思考[J].商,2016(32):44.
[3]方藝華.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問題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