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以及新課標的提出,學校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前,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師不再對學生強制灌輸語文知識,而是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著重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知識運用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趣味化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本文主要針對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文科中應用現狀以及必要性進行分析,同時探討趣味教學應用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 小學語文 課堂 現狀 措施
有些學校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只重視教育屬性,忽視了課堂美的屬性,沒有為學生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而采用趣味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產生美好的心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和思想修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趣味性教學是指對學科學習的趣味性進行挖掘,改變傳統的枯燥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小學語文中引入趣味性教學,能夠開發學生的情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有調查表明,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將其潛在的潛力發揮出來,使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的樂趣,進而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找到自身學習的融合點。
(一)小學生承擔的學習壓力過重
現階段,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在很小的年紀便承受著繁重的課業負擔,加上競爭壓力的增加,很多學生出現了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著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在小學語文中,培養學生情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是非常重要的,而實施趣味性教學能夠為語文課堂增添許多樂趣,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在語文課堂中實施趣味性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趣味性教學,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開闊思維,不僅拉近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還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果。
(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趣味性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在小學階段中,學生比較好動,熱衷于游戲,同時處在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趣味性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情感較為豐富的學科,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情感。然而現階段,還有很多學校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采用以填鴨式教學為主的教育方式,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因而即使在小學,學生也背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這種只關注學習成績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任務繁重,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教師在課堂中只是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很少對學生學習進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語文學科教學本應該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不僅扼殺了語文學科的情感元素,還會引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厭惡和枯燥之情,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沒有重視趣味教學的作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對其引起重視,沒有堅持趣味性教學原則。在基礎性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更能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一)運用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容易接受身邊發生的各種新奇事物,因而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可以引入適當的故事元素,改變傳統的單一性授課模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學習新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多次閱讀,然后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敘述,通過為學生講解故事告訴學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
(二)在課堂中引入游戲
由于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因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采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比如,在進行詞語授課時,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進行成語接龍的游戲,然后選出最優秀的一組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詞語的記憶,開闊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認真思考、積極發言,活躍了課堂氛圍,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實際動手動口的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三)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因而導致學生陷入到枯燥乏味的語文學習中,整個課堂就只是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單一式教學模式,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趣味性教學或情景教學。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將學生引入到生動的情景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掌握學習的真諦。
(四)注重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關鍵性的環節,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需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要別出心裁,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便于接下來的內容講授。此外,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要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進行,同時設定一定的教學情境,教師在設置課堂導入方式時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心理喜好,然后選用恰當的導入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感情以及精神世界,為學生創造一個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要善于應用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青民.游戲化教學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05).
[2]趙云青.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學周報,2017,(23).
[3]牟景文.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水泊寺聯校馬家小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