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階段無論是對個體乃至民族的發展來說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的,而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的教育,由于其對象身心發展的過渡性和不平衡性而顯得更為復雜和重要。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業成績是衡量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而學業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學業領域內的具體化,二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本研究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成績的關系,揭示了影響學業成績的非智力因素,從而對提高學業成績水平具有指導性意義。
關鍵詞:初中生;學業自我效能感;學業成績
一、 研究意義與文獻綜述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不容小覷的重要問題,國家也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考試焦慮是當代學生群體中廣泛出現的一種心理問題,也是學校心理輔導與心理咨詢中應該引起重視一項內容。近年來,越來越大的升學壓力和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得幾乎所有學生都面臨著繁雜的考試。由以上等情況帶給中學生巨大的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考試焦慮的現象和問題進入人們的視野,有考試焦慮所引發的各種心理與行為問題也日趨明顯,給廣大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考試焦慮問題將引起越來越多人的注意。
Star是1980年成立的全球范圍的考試焦慮研究組織,Irwin G. Sarason教授的考試焦慮量表是現今國內外運用最多的量表之一,我國考試制度歷史悠久,然而有關考試焦慮的相關研究時間晚于其他國家,我國目前使用的研究工具大多是由國外借鑒或修改訂正的。劉享榮等(2014)的研究,表明中學生的學習焦慮與學習成績沒有必然的聯系,學習焦慮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舉足輕重的影響。高艷玲等(2004)研究表明,20.80%的初中生考試焦慮程度過高,另外,焦慮程度不同的初中生在解決考試焦慮的問題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著顯著差異。腰秀平等(2005)表示,對考試焦慮造成影響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環境幾個部分,同時介紹了考試焦慮的對策,主要分為情緒中心和認知中心的治療方法。
二、 考試焦慮的定義
焦慮是“個體因為將要面對的有概率帶來威脅的情況而產生的情緒緊張不安,內心煩躁憂慮等紛雜的內心狀態。焦慮在危險不確定但是又有可能來臨時出現,這是人謹慎戒備危險的存在,而且會出現情緒緊張、煩躁憂慮的內心活動。”
考試焦慮癥屬于焦慮癥的其中一種常見的類型,它是要參加考試的考生在面對考試時出現的一類心理現象,考生自己對自己以及對考試的認識、考生自己的性格等都會導致焦慮的出現,主要表現為憂慮考試成績不理想以及心緒不寧。曼德勒認為考試焦慮是人在感受到無助以及心情煩躁不安等復雜情況下表現出來的一種情感狀態。考試焦慮出現的時間一般在考試即將到來的時候、考試的過程中和考試結束后,人內在的心理素質、自身的認知水平和人格特性、身體健康狀況、還有外在的社會環境、人際交往等都會對考試焦慮造成影響。
三、 考試焦慮的危害
初中生需要積極接受教育,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以最佳的姿態建設祖國。初中生面對著巨大的壓力,我們應竭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初中生需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就是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較為顯著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是考試焦慮。
適度的焦慮有積極的作用,能夠促進中學生采取必要的方式去改善他們自己所處的不良情境,但持續的較高程度的焦慮會威脅到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降低學習的效率,造成學業成績下降。程度過重的考試焦慮會使學生產生一系列的身體和心理的異常狀況,這種狀況不僅會使學生的成績下降,還會干擾他們的學習及生活。考試焦慮使人的生理狀況發生改變,削弱人對疾病的先天的抵抗力。考試焦慮還影響考生的思維,使得考生在考試前后煩惱不安,甚至對整個人的生活狀態造成影響。良好的生活狀態是學生有效學習及健康快樂生活的前提,所以,我們要正視考試焦慮帶來的危害,并積極解決其帶來的問題,使中學生以良好的姿態進行生活和學習。
四、 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
陳江波提出學習壓力是中學生面對的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對學生群體來說,主要的需完成的工作是學習,而中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都會對學習產生影響,同時身邊的人對中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所處社會環境的壓力、想要達成他人期望的強烈欲望以及社會激烈的競爭形勢等都有可能導致考試焦慮的產生。
五、 應對考試焦慮的相關對策
適度的焦慮能夠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但是過度的焦慮會對人造成一定的傷害。有研究表明,在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方面考試焦慮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現代社會情境下評判中學生優劣的受到多數人認可的依據就是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這種環境下,中學生由于學習而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在持續增多。
國家也強調要努力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加強所有學子的心理素質,使學生擁有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所以,考試焦慮的產生對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減小考試焦慮對中學生的危害已經成為了現今需要解決的刻不容緩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唐海波,鄺春霞.焦慮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02:176-177,199.
[2]孟憲鵬,劉金同.考試焦慮的評估工具及其應用[J].山東精神醫學,2004,01:57-61.
[3]李合英.中學生考試焦慮的身心機制及調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
[4]許愛華.對考試焦慮的SER綜合心理治療的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5]陳江波.不同學業壓力情境下中學生的認知評價對應對策略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6.
[6]劉亨榮,鄭紅,孫苗苗.中學生學習焦慮與學業成績及心理健康的關系[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3:88-91.
[7]李群,金燕,孫遜.心理健康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2:1467-1469.
作者簡介:
文涵,四川省遂寧市,遂寧市東辰榮興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