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學,本身就是一個極富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思維學科。而初中美術教學更應該針對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課堂教育,教師不僅僅要傳學生以美學概念,授學生以美學技巧,更要讓學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時能夠自己想象美,在了解美的同時可以自己創造美。這樣的一個過程不僅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建立極具幫助,更是學校在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的一大有力助推。
關鍵詞:初中美術;想象力;創造力
一、 引言
目前,大多數初中的美術課堂還停留在填鴨式教育階段上。教師在教學程中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只注重向學生解釋在每一幅名畫中美的概念與意義,傳授機械的美術技巧和方法,但是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圈禁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他們對美的真實想法。本身初中教育便是文化課居于重要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需掌握學習方法,便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美術課作為藝術類課程,其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如何引發學生進行想象
(一) 以興趣做引
想象的能力是人的本能,我們在生活中對每件事情在腦海中所進行延伸都可稱之為想象。然而現如今學生的課業繁重,其想象思維大受限制,如果課堂再是干巴巴的說教,吸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很有可能會選擇睡覺、做作業來打發這節課。因此興趣化教學變成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面臨的轉型。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美術學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學生報以熱情投入到美術課堂中。教師在課程內容設置時,可以有偏向性的將高雅藝術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明白美術并非高不可攀的虛境,而是來源于生活的美好。
(二) 以討論為輔
美術課堂的氛圍應該是活潑的,充滿思想的交流碰撞的。每節課伊始,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去討論他們在藝術品中看到的內容。在這里,老師扮演的角色就不該是一個指揮者而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多方面、全方位的看待美的內涵。固然老師的經驗、閱歷以及對藝術把握的準確度都要比學生豐富,但是學生的看法也不能說是幼稚或者錯誤,教師也不能持居高臨下之態,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對藝術品的理解,尊重認可學生的“獨特見解”,鼓勵學生的“神思路”,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避免學生的思維僵化,扶起學生對美術課的重視。
(三) 設置巧妙的問題
在課堂上,如果想要讓學生思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拋出問題。這些問題需要與課堂內容相符,又不能過于死板以免學生感到厭煩。這里就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教師可以多搜集關于每個藝術品的“古往今來”,設置謎題向學生們尋求答案。當然,答案可能不是一個,也不需要用一個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只要學生真的去思考去討論,那么這節美術課的目的就達到了。
(四) 適當使用多媒體設備
通過電影、音樂、話劇的渲染可以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藝術。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具有美感的影視作品,引起學生共鳴,吸引學生去想象、構建故事、感受藝術之美。
三、 如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一) 充分利用教學素材
每節課學生都會有新的收獲,要將這些收獲轉化為創造力,就需要借助教學素材的幫助。這里的教學素材其實就是生活,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物品進行創作,教師可以在每節課設置一個生活主題,在經過講解、學生思考想象后,讓學生們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自己的創作。學生的每一個小作品,教師都可以鼓勵他們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幫助學生養成動手的習慣,也就奠定了學生創作的基石。
(二) 充分利用美術工具
美術課堂上的繪畫、手工工具多種多樣,水彩、蠟筆、毛筆、泥塑等等,但是有的學生一學期只接觸過一種或者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是單純的想象并不足以撐起學生對于美術的了解,通過實踐出真知的方法才來進行美術學習才是重中之重。因此美術工具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教師對課程的設置可以一節理論課、一節實踐課交替進行。即使有些學校在基礎設施方面會有些欠缺,但這也不能成為教師不開展實踐課的理由,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可以利用起來作為美術工具的,例如沒有橡皮泥,可以用常見的泥土來代替,人們往往對通過勞動所得來的東西更加珍惜。
四、 結束語
初中美術教育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任何方法的采取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教師只要能夠不忘初心,相信美術課堂就一定會成為學生想象和創作的地方。完成教師與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是首要,教學設備的投入也會使學生對美術課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與向往。教師在教學這份“佳肴”中加入興趣、思考、熱愛、鼓勵、欣賞和方法,那么學生作為這道菜的品嘗師便一定會感受到教師的用心良苦,并受之影響為之改變。
參考文獻:
[1]林苗.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70):180-181.
[2]郭麗麗.試論中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0):53-54.
[3]尤天沖.淺談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23):34-34.
[4]陳建傳.論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考試周刊,2014(47):184-185.
作者簡介:
袁志英,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裴家營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