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菊 王雪濤
摘 要:在數學課堂中,我們應該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在數學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態度、技能、情感等各方面應獲得和諧發展。因此,教師應刺激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獲得情感的支持,進而產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采用講故事導入:猴王有3根完全一樣的甘蔗,三只猴子看見了,一哄而上,叫嚷著要吃甘蔗。猴王說:“好,猴大分第一根甘蔗的1/2,猴二分第二根甘蔗的2/4,猴三分第三根甘蔗的3/6。”猴大、猴二聽了,連忙說:“大王,不公平!我們要分得和猴三的同樣多!”聽完這個故事后,請同學們來評評理:“猴王分得公平嗎?”“不公平!”“公平!”這樣,一個故事激起了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誰都急切地想證明自己的看法。接下來學生都情緒高漲、態度積極地投入到課堂當中。
二、 誘思導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英國教育家說過,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索,自己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時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適時巧妙地引導學生,使得學生跟著我們引導的方向思考、探究,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形成新的思維方式、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我們要變教為誘,變學為思,從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為學生產生創新意識和形成綜合素質消除屏障。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通過“化圓為方”的實驗,讓學生探索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首先提出“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這一問題,學生思維就集中在體積上,再利用小組討論、分割拼組、課件展示等教學手段,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形變而體積不變”上,注意圓柱的底面積和高與拼成的近似于長方體的底面積和高的關系上,從而自己發現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處于引導地位,學生處于主動學習地位。
三、 合作探究帶動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標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能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課堂的機會,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來說,在小組成員的帶動下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例如在上《簡單的排列》這一課時,我出示題目:用1、2、3能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然后讓學生用數字卡片在小組內探究,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探討了數字排列的策略后,小組長迅速分工明確:兩人擺數字卡片、兩人做記錄,每一位都有任務,這樣所有的學生就都參與到了課堂中來,大家獻計獻策,合作的非常順利、高效。又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為了探討分數1/2、2/4和3/6是否相等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通過一系列的小組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切身感受三個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而大小卻沒有發生變化,提高了學習效率。這樣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任務,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從中體會到了勞動和思維的樂趣。
四、 有效評價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里,我們一些有效的評價語言猶如冬日里的暖陽,沙漠中的甘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自然也就活躍了,課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老師課堂評價的重要性。在一節公開課上,由于學生年齡小、環境陌生、還有好多聽課的老師。孩子們各個表現很膽怯,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老師對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學生說:“你是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孩子,老師為你的勇敢點贊!”之后的課堂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學生參與度特別高。對不敢回答問題害怕說錯的學生說:“說錯了也沒關系,敢說就是進步!”對回答正確聲音小的學生說:“你的回答十分準確,下次聲音再響亮些就更完美了!”。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評價語言也要有針對性,不能一節課總說“你真棒!”“你說得真好!”這樣單一、籠統的評價,應該多一些像“你的問題提得很有水平!”“你的想法真獨特!”“你總是有不一樣的想法,老師為你驕傲!”這樣的評價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愛上數學。
五、 分層練習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楊樹有36棵,相當于柳樹棵數的
3/4,(1)柳樹有多少棵?(2)楊樹和柳樹共有多少棵?(3)桃樹的棵數是柳樹的3/2,桃樹有多少棵?這道題有3個問題,可采用分層練習:學困生做第1題;中等生做第2題;優等生做第3題。這樣一道題目,難易度不同,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訓練,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所以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教師的主導地位,創設有趣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有效的引導、適當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數學課堂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巧妮.數學課上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
[2]盧婷.淺談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
[3]鄭少團.引導主動參與,促進發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9).
作者簡介:
劉中菊,王雪濤,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城關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