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的身體,對健康體質是越來越重視,而小學時期是給一個人一生健康生活和身體素質打下基礎的時候,所以重視小學學生的健康成為了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時對教育的要求也在跟隨著進步,教育的教學方式也是越來越重要,而方式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的目標、內容以及方式等方面,以此以筆者個人教學履歷為例,面對在教學過程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教學需求來制定相關方式對策,以期對體育科目教師在其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成果等方面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式;問題;對策
一、 小學體育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1. 教學觀念傳統:雖然教學在不斷的改革,盡管在教育形式上面相對于以前,我校的體育教育形式有著相當大的變化,可是許多學生并未就體育運動感到喜愛,這證實了許多體育教師對教育方式的理解僅僅限于皮毛,并未由內而外地了解教育方式。許多教育工作者改變只是位于表淺的一面,然而教育工作者思想覺悟性不高,從而導致教學方式一直處于慢熱的狀態。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吸取國內外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為探究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礎。
2.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式的更新可以有力地推動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全面改革,是實現各項教學活動的必要手段。在傳統的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形式一般可分為準備階段、訓練階段還有結束階段這三階段。我校體育課準備階段主要使用的方式方法還是慢跑以及熱身操,雖有效,但無太多新意,尤其是對新鮮事物有著很大興趣的中小學生,并且準備階段一直以來比較枯燥沒有創新讓中小學生忽視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訓練階段訓練模式過于老套,因此學生將會降低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而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強化了自身的主導地位,追求體育技能的講解,不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以及個人素養的養成,這與新課標理念的發展不一致。適當調試較好教學方式方法,對提升體育課程質量,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都具有關鍵意義。
3. 教學過程技術化:教學過程技術化,主要是指大部分學校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按照書上的標準來完成自己的教學課程,要求達到技術上的嚴格標準,一方面,水南小學教師自身思想認識不足,從而減弱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激情和欲望。再加上一些教師都完成不了的動作反而使學生更加害怕上體育課的心理,從而視為畏途,失去了對體育學習的激情和欲望。另一方面,體育運動是讓學生愛上體育、提高全身素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執著按照教科書上的標準要求來規范學生,實質無法達到素質化體育教學目的實現。
4. 教學評析劃一化:教學評析的劃一化,是指學校教學評析疏忽一些學生的運動天賦差。一些準確的評析數據,讓學生感到自卑自負反而使學生喪失了努力的斗志和進步的空間。教學評析的宗旨一方面只是檢驗教學水平的結果,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理解自己的不足,教師需要激勵學生,讓學生敢于拼搏、永不言棄,從中獲得喜悅。最后教學評析疏忽了學生的成長,學校的教學評析對于學生而言顯然非常重要。
二、 小學體育教學方式的對策
1. 轉變教學觀念:新課標中關于體育目標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保障身體健康,那么體育教師應該將這種體育意識充分融合在教學中。將傳統教學中一味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觀念進行轉換,由此產生更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在保證學生充足的運動量和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確保學生對于終身運動意識的養成,在先進的教學觀念下,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科學的體育技能和知識,還能養成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
2. 充實教學內容:體育教學方式要結合教學內容,教材資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安排,目前,教學方式一般都采用合作學習,自助學習或者興趣學習等形式,雖然教學方式多樣化,但是只有選擇最適宜的教學方式才能最有效地保障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的目的,促使學生能夠處于教學的主體,使自身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及思維性不斷地得到提高,最后實現運動和學習共贏的全局。在建立體育教學方式上,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因材施教著重對學生悉心指導。
3. 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也應該從單一模式轉變成多元化模式,在傳統的評價體系中,僅僅以成績定結果,這樣不僅導致評價結果不準確,還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熱情。因此,教師應該建立以身體素質,技能知識,態度參與以及素質合作為主要評價指標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從全方位來進行評價和檢測,這樣會大大提高評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評價是進步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來自自身的評價,以及來自身邊同學相互的客觀的評價。這種方式有著很大的鞭策意義。另外,教師對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要給予鼓勵,盡管最終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要從進步的幅度中發掘學生的潛力。在不斷的實踐課中,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在生活中也是相當重要的。科學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要根據不同的個體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促使他們能夠在以后的發展中更好地實現自我。
三、 結論
通過本文可以分析得出,我校體育教育教學觀念傳統、教學內容競技化、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技術化、教學評析劃一化等教育形式、方法過于單調、乏陳。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小學體育教學方式要跟上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應該轉換辦學思想、學校應健全國家體測標準制度,加強教師集體素質素養問題,并且應多關注更多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優勢和對學生的身體體能上和心理心態上的改變,學校應從重視學生的素質心理健康的發展的方向出發。正因如此,終身體育的意識與對外的理念,體育教育需要時刻保持學習,進而推動整個的創新和理念。
參考文獻:
[1]李江.淺析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校體育學,2011(17):133-134.
[2]徐斌,王文化.淺談中小學體育參與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J]中國教師,2015(s1).
作者簡介:
謝冬萍,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水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