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凌云
摘 要: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踐行“生本”理念,是深化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傳統英語教學的固化,進一步要求教學的優化與調整,實現有效英語教學。本文立足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從創設情境教學、開展多媒體教學、聯系生活實際等方面,闡述了以生為本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應對措施,推進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 以生為本 有效教學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新課程改革是新時期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指導,也是踐行“以生為本”理念,全面深化有效英語教學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筆者看來,初中英語教學踐行“生本”理念,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以生為本,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以生為本,通過“情境+教材”的教學模式,將知識要點在情景中展現,讓學生在情境中分析、探究,拉近與英語學科的情感距離。
在情境創設中,教師應堅持“多元化”原則,通過游戲情景、圖片情景等方式,向學生呈現多樣化的英語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更好地“演繹”課堂精彩,實現有效教學。情境式初中英語課堂,關鍵在于情境的搭建,讓學生在情境中有所思、有所探,進而在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中,獲得知識、強化應用。情境讓課堂更加豐富,也讓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
例如,在“Me and My Class”的step4課時教學中,教師通過圖片情境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照片,并通過“My Class”為切入點,創造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學生的積極主動之下,展開探究性學習。在情境之中,教師可以“以問促教”,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之下,抓住知識重點;在問題的解決中,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活躍英語課堂氛圍。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體驗語言文化的過程,有樂趣、有體會,這樣的學習狀態,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1)What does he wear on schoolday?
2)Does he wear plants every day?
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之下,學生更加認真的展開閱讀,并在思考中對教師的問題進行回答。教師的“問”,成為了學生的“學”,在自主學習中,學生有了更好地探究空間,發散思維的培養,更有助于高質英語課堂的構建。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可以輕松的回答教師的問題,也可以輕松的實現對文章重難點的逐一擊破,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收獲感。
二、以生為本,開展多媒體教學,盤活英語課堂
多媒體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靈活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好地盤活僵化的課堂。以生為本,開展多媒體教學,就是要利用多媒體,創造開放式、有趣味的英語課堂。課堂有趣味、有學生感興趣的動畫視頻,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一是要巧用多媒體,實現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成為開啟學生自主學習的驅動因子;二是要善于通過多媒體展現英語知識的“另一方面”。通過觀看英語電影、了解外國文化,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識。
例如,在“Families play and work”的課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盤活了僵化的課堂。運用多媒體的視頻技術,展現多樣化英語課堂。在引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設定了話題:“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在家庭生活中,電視是我們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這一話題展開課堂教學,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Do you like the TV show?
學生:Yes!
教師:what thind of TV show is it?(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現大家熟悉的TV show,并以此作為問題)
在多媒體的精彩呈現中,學生對整堂課充滿的興趣。在回答教師“what thind of TV show is it?”的問題之時,積極主動地展開思考,并聯系所學英語,積極回答。英語課堂在多媒體教學的促進之下,有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更有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三、以生為本,聯系實際生活,實現教與學良性互動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中的諸多元素,可以成為教與學的互動因子,構建更加積極向上的課堂環境。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在教學設計中,選擇學生學習的場景,貼近學生生活,更能夠構建教與學的共性。
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更突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師應轉變“一肩挑”的教學模式,轉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去理解并應用英語知識,這才能強化學生對英語的情感態度。學生對英語有厭煩心理,很大程度上對英語缺乏源于生活上的情感認識,陌生的詞匯、不同的語法,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適應過程,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更加直觀的展現英語知識。學生對英語的陌生,在于脫離生活實際,去感知英語,這樣的學習狀態反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會造成疲憊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表示動物詞匯的教學之時,教師可以展開“My Favourite Animal”的討論活動,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談論各自喜歡的動物,在積極有趣的互動中,學生的興趣被點燃,此時教師在引入所要教的動物詞匯,便可以強化學生對詞匯的識記;在講授與運動、食品等相關的詞匯之時,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展現等方式,強化學生的認識,并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之中,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課堂不再是教師為主導,而是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之中,將課堂演繹的更加精彩,將“學”發展成為學生的習慣。
總之,“以生為本”是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指導,更是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托。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構建,關鍵在于如何踐行“生本”理念,以生為主體,構建開放式多元化英語課堂。通過情境創設、以問促教、聯系生活等方式,將英語課堂演繹的更加精彩。有效英語教學的實現,是轉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增強,教師的“教”更加落地有聲、學生的“學”更加積極向上,英語課堂呈現出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冷明麗,陳巧.以生為本,優化初中英語教學[J].語數外學習,2014(07)
[2]劉豐憲.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版),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