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妹
摘要:隨著課改進程越加深入,語文教學作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以及人為精神的關鍵途徑,必須對傳統文化加以深層關注。但實際發展當中,初中生并未對傳統文化做到深刻了解,并且其道德文化也存有缺陷。本文先就推動傳統文化融于初中語文的重要意義進行探析,而后對傳統文化作基本概述,最后總結相應的滲透策略,以期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夯實基礎。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滲透
引言
語文作為關鍵的交際工具,除了肩負著教授知識以及培養語文素養的責任,還應確保傳統文化得以有效發揚和傳承。所以,教師需要明確推動傳統文化融于語文的重要意義,并以語文教材為基礎,依靠合理教學來滲透傳統文化。
一、推動傳統文化融于初中語文的重要意義
傳統文化本質為歷史遺留的寶貴思想、文化以及藝術寶藏,其不論是民族特色還是精神均較為獨特,國家與社會均需要以其為發展動力。語文作為文化傳承的關鍵載體,必須將傳統文化融于初中教學。初中生在生理、心理層面均處于關鍵階段,語文教學對于其價值觀等的正向形成影響較大。推動傳統文化融于語文教學,能夠對學生文化熱情加以調動,能夠在改善其集體觀念、道德意識相對欠缺情況的同時,還可陶冶其思想情操、提升語文素養。所以,語文教學需要對傳統文化加以深層關注,后者儼然成文教育的關鍵課題與改革方向。
二、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基本概述
傳統文化以語文教材為其重要載體,教師也以教材涵蓋的文化內容為依據展開教學。因此,教師需要從語文教材出發推進傳統文化滲透,首先應對“中國文字”加以關注。文字標志著文明發展,能夠對傳統文化內涵、精神等進行表述。其次,則需要重視經典文化,后者是對物質、精神文化的有效體現。初中語文涵蓋了“詩詞曲賦”等多種經典文化,是對歷史發展重要文明、精神財富的承載。學生憑借對經典文化的學習便可對文化魅力做到深入感悟。第三,語文教材涵蓋了禮儀這一重要文明,諸如《孫權勸學》、《陳太丘與友期》等均是對禮儀的呈現。推動“禮儀”融于初中教學,能夠有效強化其社會交際能力以及道德品質。
三、推動傳統文化融于初中語文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應提升修養、樹立榜樣。
學生學習通常會因教師素養以及綜合能力高低而受到影響,教師必須提升修養,樹立榜樣。首先,教師需要從自身情感出發進行提升,借助自身情感來感染學生。比如,有教師通常會利用經典詩詞或者是典故來進行激情講說,學生也會因其文化魅力而產生文化情感。其次,教師還應不斷汲取專業知識,依靠自身知識來對學生求知欲以及主動性加以調動。例如,對《出師表》進行講授時,教師便可融合歷史背景、傳統文化來展開講述分析,從而將學生帶入歷史時代中,同時結合課件視頻等諸多手段來提升學生熱情,確保其能夠全面理解并認知文章。
(二)依靠課堂教學來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
教學方式因教改推動而向著多元化轉變,語文教師需要以學生認知、興趣為導向選取相匹配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文化興趣得以高效調動。例如,閱讀教學便可借助如下方式開展:首先,可于班級構建起“讀書角”,為傳統文化滲透營造理想閱讀環境。依靠環境創設來引導他們利用課余時間來到“讀書角”進行閱讀,從而獲取更多文化知識并拓展事業。同時,還可舉辦“暢談會”,組織學生對自身知識、喜愛的文章等等加以分享,確保滲透效果得到高效強化。
其次,閱讀教學還應以教材涵蓋的傳統文化、學生人性發展為依據,引導學生按照自身喜愛(詩詞、名言警句等)進行記錄和背誦,并借助各類背誦活動來提升其接受能力。
(三)從教材內容出發展開挖掘,培養文化情感。
語文教材除了詩詞文中富含文化內涵以及精神外,其他文章也蘊含著較多的思想道德與美術藝術。所以,教師需要從教材內容出發展開挖掘。首先,課前預習便應有效把握教材,以內容主旨為導向進行文化情境的創設。例如,對《背影》進行講授時,教師便可依靠多媒體等設施對父愛視頻、音頻等進行播放,確保學生明確相應內容主旨,從而感悟到“親情”、“父愛”等偉大情感。
其次,課內教學還應確保教材內容涵蓋的文化內涵得到全面反映。比如,語文教材多以單元化教學,各單元通常涵蓋不同的文化內涵與精神,而單元內的主旨大致相同。因此教師需要從單元出發推進文化滲透。比如,對《臺階》、《老王》等進行講授時,教師需要明確該單元主旨“平凡當中的不平凡”以及“愛和美”等文化內涵,從而于課內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再如,還可以“孝道”為主旨開展班會,以“戲曲”為主題組織表演活動、以“禮儀”為主題組織演講等等,借助多樣活動來對學生文化熱情予以高效調動,為其提升語文素養夯實基礎。
總結
總之,初中語文除了重視時代精神外,還應對傳統文化加以深層關注。教師需要明確推動傳統文化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并從自身修養、課堂教學、教材內容等層面出發展開教學,為強化教學質量、學生語文素養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閆娟.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探析[J].中國高新區,2018(10):100.
[2]趙強國.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90.
[3]張建玲. 傳統文化在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滲透[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7:2.
[4]宋紅蒼.淺論中華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教學方式[J].現代交際,2017(12):14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