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雅
摘要:健美操教學是一種新興的體育教學項目,由于發展的時間較短所以存在著教學方法上的問題。俱樂部教學法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健美操教學方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價值,闡述了制定完善的教學大綱、拓展時代性教學內容、設定科學的能力評定方式這些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俱樂部教學法;健美操教學;體育教學
引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的激烈程度也隨之提升,巨大的壓力引起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體育教學承擔著學生身體素養提升的責任,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這樣的情況,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成為了重點的工作。健美操項目作為新興的體育教學項目,近些年來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就現階段我國校園健美操教學情況來看,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俱樂部教學法能夠有效彌補現階段健美操教學的不足,對于學生的差異性也進行了尊重,是一種有著較高價值的體育教學方法。
一、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在健美操教學中,俱樂部教學法的引入與使用更好的滿足了學生的內在需求。相關教師在進行健美操教學中,通過使用俱樂部教學法,提升了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身心體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起了學生對存在問題的積極思考[1]。俱樂部教學法的使用有效的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主動性要求,緩解了學生學習的厭倦感與疲勞感。
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提升了學生的身體耐力水平以及心肺功能。特別是在學生進行連續性較強的健美操學習中,應用俱樂部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的投入度以及運動負荷,鍛煉了學生的心肺功能水平以及身體耐力水平。
通過使用俱樂部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健美操的學習效果,尤其是成套動作的學習效果,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運動技能。在俱樂部教學法中,對于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及準確性表達十分重視,尤為重視完成動作的學習以及成套動作的連接,使得學生對健美操動作的熟悉程度、動作連接的科學性都有所提升。
二、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的制定直接的決定了健美操教學的走向。在現階段的健美操教學中,雖然部分教師已經開始實行了俱樂部教學法,但是由于沒有結合完善的教學大綱,導致俱樂部教學法的作用沒有被完全的發揮出來。所以,在健美操教學中引進俱樂部教學法,必須要制定出完善的教學大綱。在教學大綱中,要包含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成績考核標準等信息,特別要保證教學大綱中涉及到的所有內容都符合專項技能的發展要求。要構建起一個多層次的教學大綱,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例如,相關教師在進行健美操教學的層次設計中,首先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長短跑成績、身體柔韌性等等,要特別注意學生進行健美操學習的學習目標。其次,依照調查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層級的規劃。可以依照教學學習目標的不同將學生分為初級、中級以及高級。對于初級的學生,旨在滿足其健身以及增強體質的發展目標;對于中級的學生,旨在對其專項技能以及體育興趣的培養;對于高級的學生,要對其競爭意識以及創新精神進行培養。通過這樣的教學大綱的制定,能夠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進行全面的滿足。
(二)拓展時代性教學內容
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也會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發展出新的特點。健美操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教學項目,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中也要對時代的特征進行體現[2]。相關教師在進行健美操教學內容的時代性拓展中,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教學觀念的轉變。相關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健美操教學的主體所在。教師需要明確的認識到,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及主觀意愿會影響到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效果。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使用俱樂部教學法展開健美操教學,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充分的尊重。第二,豐富課程教學的內容。想要提升健美操教學的效果,就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相關教師要在健美操教學中對于時代性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利用多媒體平臺獲取相應的健美操教學資源,并在課堂上進行體現。例如,健身街舞、拉丁健身操、有氧搏擊操等等。要重點對分層教學進行掌握,確保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對所有層級學生的發展需求進行滿足。第三,整合課程教學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流通的便捷性大幅度提升。在利用俱樂部教學法展開健美操教學中,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為教師的教學事件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設定科學的能力評定方式
在應用俱樂部教學法進行健美操教學中,教師還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評級方式,確保評定的結果能夠更加真實的、客觀的反映出基于俱樂部教學法的健美操教學效果。在進行能力評定方式的設定中,要對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重點的控制:第一,要避免傳統能力評定方式中的弊端。在傳統的能力評定方法中,更加關注最終的成績,對于過程以及學生的提升結果較為忽視;第二,要尊重學生的未來發展。要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前提條件,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目標進行充分的尊重,使得評定結果與學生的日常表現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著重對學生積極健康的體育學習精神進行培養。
在進行實際的能力評定方式設定中,相關教師要從參與運動、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這五個方面進行評定指標的確定。其中,參與運動指標指的是學生參與健美操教學的出勤率以及參與相關競賽的次數;身體素質指的是在完成俱樂部教學法的實踐后的效果;運動技能指的是學生在完成教學后基礎動作的提升程度,也就是對相關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心理素質指的是完成教學后心理的健康程度;社會適應能力指的是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協作能力的發展情況。
總結:綜上所述,在健美操教學中,俱樂部教學法的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價值。通過制定完善的教學大綱、拓展時代性教學內容、設定科學的能力評定方式,實現了健美操教學中俱樂部教學法的應用,滿足了學生的內在需求,提升了學生的身體耐力水平以及心肺功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郝慶威.淺談“俱樂部”式教學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1):79-80
[2]陳娟娟,沈桃淑.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價值及應用探析[J].運動,2017(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