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蕾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優良學風建設的載體及必要條件,怎樣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充分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本文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分別從以下幾部分進行闡述,一是分析大學生的學習現狀;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學風建設的實踐活動更好的相結合,以教風促學風,將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融入到學風建設中;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規范與引領學風建設的有效途徑,如以就業創業為導向,引領學風建設。
關鍵詞:思政教育;規范與引領;學風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著力點,同時也是塑造良好學風建設的重要載體。大學學風是創造大學生在校學習的良好風氣,良好的學風是和諧校園文化的基礎,是素質教育的基本保障。
一、學風建設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大學生的學習現狀分析
筆者從事輔導員工作,在平時與學生溝通與交流、走訪課堂等方式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就目前形勢來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一是學習目標方面,有的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動力十足,按時上課認真做筆記,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學校活動。相反從高中的緊張學習狀態到大學的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的一個轉變,使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漸漸的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狀態,不能合理的安排學習與課余生活的支配。二是學習方法,有的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上隨著老師的授課進行學習,更好的發揮其學習的自主能動性。相反沒有找到學習方法,因此學習能力欠缺,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三是對所學專業的認識淺薄,對專業的認識不明確從而導致厭學的情緒,對畢業后就業的迷茫,從而導致對本專業學習的不重視。
通過以上方面的分析,究其原因,還是要歸結于學生的理想信念上,由于沒有及時的調整思路,導致在學習上沒有清晰的學習方向與目標,也就沒有持之以恒學習的動力。
(二)提高學風建設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個大學素質教育的著力點,在學風建設工作中,不能只局限于制度管理,要根據學生的思想特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從內心養成“愿意學”、“主動學”的意識,而非“應付學習”。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只有學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學風建設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因此,打破傳統的“以制促學”的管理機制,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將“死讀書”扭轉成“活學習”增加其學生學習自信心,把主動學習工作重點落到實處。
通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運用到學風建設實踐中,進而提高學校的學習風氣,培養高素質人才。不能片面的追求學風建設,忽略學生的政治素養的缺失,在學風建設過程中,不論是輔導員還是專業課教師都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把握大學生的政治方向感,這樣的才能更好的規范與引領學風建設,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保障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的關聯
(一)思政教育與學風建設的統一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風建設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愿意學”、“主動學”、“正確學”,二者目標的一致性,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對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成才的意識。那么,在激勵大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同時,嚴謹的治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態度,也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推動作用。從思想認識、道德素養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有效的規范與引領是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在內涵上的一致性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質道德,服務社會的美德,良好的學風建設也是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從而樹立人生理想,形成求實奉獻的精神。這樣,才能形成優良的學風。因此,我們要規范與引領學生將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嚴謹的學風緊密的聯系起來,從而為學風建設注入鮮活的思想動力。
(二)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學風建設的主干力量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馬克思理論專業課及輔導員的日常管理相結合,在理論課堂上,是學生接受道德修養的形成的主渠道,教師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應在課堂上發揮主導作用,教師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學風與教風,才能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更直觀的發揮了“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作用,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第一時間形成正取的價值取向,打好思想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因此,教師是主動,優良學風的建設,教風是關鍵。
在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夠更為及時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學習生活,從走訪宿舍,走進課堂,走入學生活動,都是第一手掌握和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不論是思政教師還是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一言一行和嚴謹的工作態度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加有針對性的把握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上進行創新,在實踐上探索,將思想政治理論與學風建設實踐活動相結合,兩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成長成才。
良好學風建設的形成,不僅僅是需要思政教育者貢獻力量,把社會、學校、家庭三者有機結合,也是保障優良學風必不可少的一種力量,父母的言行舉止,社會思潮的沖擊,校園文化教育三者的良好合作,為營造良好的學習主動性提供了保障。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規范與引領學風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思政教育工作,激勵大學生學習積極性,規范學風建設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是形成良好學風的有效途徑,讓學生意識到良好的學風對于個人未來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曾在就業指導課程中講到“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激發大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各種案例廣泛的做好學風養成的的宣傳工作,從課堂進行引導,切實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將教學與管理工作相互協作和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管能動性。
從思想上引領學風建設,通過對學生學習目的與學習方法等內容的教育,結合實際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明確個人學習目標,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自我學習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二)多種思政教育引領學風建設
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學風建設中,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培養出新時期“四有”新人,將理想信念擺在首位,作為學生人生的方向標,行動的指南,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則影響著下一步的人生道路,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則起著推動作用,反之消極的理想信念則會阻礙人生的發展方向。
將就業指導融入到學風建設中,就業指導課時最為直接的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筆者通過不同年級進行不同的就業指導分析,大一對學生進行四年的大學生活學習規劃,大二、大三鼓勵學生報考英語四、六級,提高課外學習意識,大四則幫助學生如何適應社會選擇奮斗目標。
不僅僅是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學風,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等多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斷掌握大學生思想新動態,積極探索學風建設新思路、新方法,新對策,將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學風建設中發揮作用。
(三)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管理隊伍,實行高校管理機制,完善學風建設
在日常管理中,學生不僅僅只是面對專業課教師,每位教師的言談舉止都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當學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時,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精的管理隊伍就要發揮其重要作用。管理隊伍中要做到平等待人,嚴格把關,主動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斷提高工作能力。
在實施高效的管理方式時,恰當的學風建設實踐活動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我院在學風建設月系列活動中,舉辦的優秀筆記評比,達到了上課注意聽講認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優秀講師”稱號活動,專業課程較好的學生進行講課,達到與專業同學進行知識共享;英語技能大賽等活動,有效的吸引了學院學生參加,為四六級備考提前做準備,這樣的特色管理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完善了學風建設。
四、結語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是整個大學階段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它不僅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也是規范與引領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保障。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的關系出發,希望能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對加強與引領學風建設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見。今后,筆者不論是在理論學習還是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尋找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繼續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饒俊.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大學生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傳承,2016(02)
[2]賀俊.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的高校學風建設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4
[3]梅榮.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學風建設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4]劉圓圓. 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大學生學風建設中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2
[5]譚振亞.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