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現代教育層次中,高職教育是一個重要環節,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改革效果,將教學改革目標落到實處,豐富高職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將學生工匠精神培育作為根本,實現教育創新目標。
關鍵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工匠精神;教育創新
創新創業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知識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基礎也不夠好,所以存在創新創業知識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升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效果,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實踐中也會遇到諸多問題,需要高職教師開動腦筋,進行創新性教學,滿足教育發展需求[1]。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教學中存在的關鍵性問題,以提升學生工匠精神為中心,不斷探索趣味性教學模式,采取多元教學模式,滿足現代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需求。
一、工匠精神培育對于傳統創新創業教學的升級
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學中,通過培育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可以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通過融入更多的教學元素,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在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過程中,通過新型的教學組織與教學演練,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代入感,讓學生在新穎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的魅力。作為教師,要探索新型教學模式,避免走過場、空熱鬧的現象,綜合運用翻轉課堂、微課、XMIND思維導圖等方式,教學綜合效果,真正吸引學生到創新創業教育中來。很多學生在高職創新創業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參與度,學習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待進一步優化提升。作為高職教師,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中,要深入分析教學體系和教學結構,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培育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引領現代高職創新創業教學發展[2]。
二、高職創新創業教學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動力
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缺乏學習動力的問題,部分有學習積極性的學生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導致整體學習效率的低下。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學生在課堂上被迫接受知識,整體學習效果很不理想。作為教師,如何按照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激活學生,讓重新找到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是高職教師的重要任務。在推進教學過程中,教師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核心,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學習,著力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提升綜合教學效果[3]。
(二)高職實踐教學環節缺失
根據高職創新創業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現代創新創業教育以提升學生工匠精神為中心,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但是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教學與理論學習沒有有效的結合起來,學生總體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對于此,高職創新創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目標,創新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普遍存在著實踐教育的要求,但是由于缺少有益的教學探索,整體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效果還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創新[4]。
三、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創新的發展原則
首先,在現代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過程中,信息化是一個重要的創新改革方向。作為高職創新創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作用,將創新創業課堂知識真正與學生需求結合起來,提升綜合教學效果。在現代高職創新創業課堂上,網絡和基礎設備已經實現了普及,但是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設施,實現信息化教學目標,也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其次,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應用,如果高職創新創業教學不能貼近生活實踐,那么整個教學改革創新無異于空中樓閣[5]。作為高職教師,要始終堅持一個教學原則,就是知識要服務于學生需求,將實踐性原則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原則與方向,讓學生在創新創業學習過程中切實提升自己的工匠精神。作為高職教師,要加強自身對實踐教育的重視程度,引入多種實踐教育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體系中來。再次,作為高職教師,要堅持高效性原則,豐富課堂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作為高職教師,要加強課程設計能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輸入更多的教育精華,提升課堂的知識含量,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教學集中度,實現教育的高效創新,滿足高職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知識需求,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
四、在高職創新創業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以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為目標進行創新
在高職創新創業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理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根本,培育學生工匠精神,滿足學生的成長為需求,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和步入社會打好基礎。在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很多教師將關注點都放在教學進度和學生成績提升上,沒有找到教育的根源,沒有針對學生能力培養進行教學創新,導致教育總體效果不夠。作為教師,首先要進行理念上的創新,找到教育根源,通過豐富教學體系,融入更多的實踐教學要素,采取先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滿足現代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需求[6]。
(二)充分利用小組合作模式培育工匠精神
當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講求合作。在高職創新創業教學實踐中,要想有效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實際作用,科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是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小組劃分得當,學生學習的效果就會十分明顯,相反,高職創新創業教學就會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所以老師應該對分組給予重點關注。在分組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學生的基礎素質,興趣愛好等情況,然后進行綜合分析,最后確定每組的人選,最終實現每組人數大體相當,同時各組的實力也相差無幾,這樣可以保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助,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在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高職創新創業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注重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轉變以往的教學形式,充分發揮每組同學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組內的分工和協作,共同完成創新創業學習任務,實現合作學習的形式和目的,通過合作培育工匠精神[7]。
(三)工匠精神培育要給學生留足空間
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培育高職學生工匠精神,老師在布置完學習任務之后,就應該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老師的學習任務進行綜合探索。在此過程中,老師的作用就是學生的引導者,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出現明顯的錯誤時,老師及時進行指導或者提出糾正意見,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繼續自主完成學習,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要想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深入理解高職創新創業知識,找到合適的角色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個學生都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在學習開展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實際作用,才能最終完成學習任務。高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結合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科學的角色定位,找準自己的位置。
(四)構建高職創新創業現代翻轉課堂
在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過程中,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是有效的教學工具。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翻轉課堂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也開始逐步應用到現代課堂上。翻轉課堂既是一種現代的教育模式,同時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對傳統課堂的一種顛覆。翻轉課堂通過運用微課、思維導圖等教育工具,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發揮著輔助性的作用,通過讓學生主導課堂,進而深度參與課堂,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相比傳統課堂,構建翻轉課堂對于教師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師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同時也要有效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教師也要不斷積累經驗,探索科學的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8]。
(五)注重工匠精神的培養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個人品格的塑造過程同時也是工匠精神的培養過程。因此在教育創新過程中,應該重點培養高職工匠精神。老師應該首先讓高職生意識到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性,逐漸使學生接受工匠精神的理念,并且在平時的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落實。比如說,老師可以利用學校技能比賽等契機,培養高職生積極向上,勇爭第一的拼搏精神。也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教學活動,提高班級學生的奮進精神,讓高職學生意識到探索創新的重要作用,有效調動高職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語
在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去創新理念,找到教學中存在的關鍵性問題,通過融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下一步,高職教師作為教育引領者,要從自身教育能力提升入手,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高效教育模式,通過多種教育元素的整合,讓高效教育模式真正發揮作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實現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馬紹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工匠精神傳承[J].科教導刊,2018(21):172-173
[2]彭曄,曾偉.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特色課程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6):3-5
[3]謝文波.工匠精神視閾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析[J].大觀,2017(9):226-227
[4]曾新洲,黃建,李怡.淺析”雙創”背景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中國商論,2018(1):180-182
[5]徐興旺.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2):74
[6]焦愛新,徐小莉.工科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J].南方農機,2018(8):17-18
[7]傅貽忙,羅小玲.高職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創新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市場,2017(34):213-215
[8]陳先章.高職院校輔導員通過雙創活動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研究[J].才智,2018(20):117-118
作者簡介:姓名:賀維,1986年,漢族,女,湖南省雙峰縣,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