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友
摘要:電視臺自成立時起就一直將收視率作為判斷電視節目是否受觀眾歡迎的硬性指標,多媒體時代來臨,收視率受到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作為節目質量研判的重要指標,如何通過強化節目編排,提高收視率,一直是電視行業人士不停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時代;電視臺;節目編排;收視率
作為對目標觀眾進行抽樣調查來反映電視觀眾收看電視情況的一個重要的統計指標,收視率可以說決定了廣告的收費標準。筆者所在的大慶電視臺近幾年就把收視率作為考核欄目人員績效的依據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電視收視率、更好地利用收視率依然是電視人不斷追求的目標之一。影響電視收視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強化節目編排提高節目收視率。
一、當前收視率的現狀和分析
隨著收視率統計學的發展,調查手段的成熟,收視率精確度也更為科學,但同時,收視率也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有些觀眾的作息時間有所不同,觀看的喜好不同,部分節目在某個時間段上相對于往常時段收視率較高,還有一些部分時間很短的節目在某個時間段上是依附于其它名牌欄目才顯示出收視情況的。我們經常在統計收視率調查情況時,發現兩個時間段相鄰的欄目收視率比較接近,由此來看,科學全理的節目編排就非常有可能產生帶動作用,會直接影響到收視率情況。總結收視率的原始數據,從收視調查曲線上,可以全面了解觀眾的收看習慣,在利用數據進行有效的傳播決策當中,缺少中間的環節,這就造成了收視率精確度的不足,給節目前期策劃和后期制作都會帶來一定的困擾。電視傳媒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對收視份額的爭奪,是對節目質量的競爭。電視節目包括定位、時效、主題、剪輯、編排、攝影等種種因素。但從根本上說,這些要素都可以歸結為節目內容、節目形式和節目傳播手段三個方面。因而,考察節目質量對收視率的影響,實際上就是考察這三個方面質量對收視率的影響。
二、科學合理的節目編排是提高收視率的保證
對于電視臺來說,節目編排對收視率有很大影響,只有科學編排才是提高收視率的重要手段,影響收視率的因素,從當前來看主要有播出時段、頻道選擇、上下節目關系、節目性質、節假日及其季節因素。由于觀眾收視習慣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時間,節目的播出時間是否相對穩定,也是影響收視率的重要因素。有的電視臺改版頻繁,節目播出時間動輒改變,使觀眾無法建立其固定的收視習慣,這必然導致節目收視率的降低。一般而言,編排措施無非這么幾點,首先是盡量把新聞、影視和娛樂節目等收視率高、觀眾面廣的節目安排在黃金時段,并針對不同觀眾的作息習慣和收視愛好,充分開發非黃金時間。然后,仔細研究同一時段的欄目競爭對手。當競爭對手較弱時,以強勢節目爭奪其收視觀眾;當競爭對手較強時,避免與其直接沖突,播放性質完全不同的節目,爭取開發另一種欣賞口味的觀眾。其次,各個頻道進行科學定位,形成頻道特色,既給觀眾選擇機會,又便與觀眾記憶、識別,形成固定收視習慣,避免“窩里斗”,從而提高收視率。現在多媒體時代下,為了避免惡性競爭和無效內容播出,更為了節約成本,電視欄目還將進一步優化.例如大慶電視臺開設的幾個欄目,就各自定位自己優勢的收視群體,達到各個欄目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沖突,節目雷同,互搶收視。。最后是充分利用節假日、季節等時間因素,相應編排節目。例如利用長假期間播放經典好劇回放,反正是播過的劇了,即使收視不好也不虧,何況都是有口碑的經典劇,絕對好看,只要有窩在家里度假的人就有收視率。
三、節目質量的高低是影響收視率的關鍵因素
研究表明,節目內容對收視率的影響顯而易見的,觀眾的收視動機主要是:獲取信息、娛樂、知識、服務等等。因而,能牢牢抓住觀眾收視心理,滿足觀眾這些收看動機的節目內容,往往能受到觀眾的歡迎,并獲得高收視率。比如新聞、電視劇、娛樂等內容的節目,同時這類節目的觀眾群體非常龐大,收視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常常可以達到許多節目難以企及的高收視率。以大慶臺為例,大慶電視臺的《大慶新聞》收視率一直穩居全市第一,曾經一度超過黑龍江省臺的《新聞夜航》。節目形式依附節目內容而存在的,但節目形式本身也有其價值意義,因此節目形式對收視率的影響也很重要,配合相得益彰的節目內容,創新的節目形式同樣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節目傳播方式對收視率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現在直播越來越成為人們所矚目的一種節目傳播方式,同時也成為很大程度上影響收視率的一種節目傳播方式。
四、品牌欄目效應是提高收視率的關鍵
在各臺節目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觀眾的遙控器無疑會傾向社會影響較大的名牌節目。而所謂的名牌,不但包括名牌頻道、名牌節目;還包括名主持、名記者、名制片人、現在甚至包括名嘉賓等。
在這方面,著名的例子可以說舉不勝舉,拿當年由浙江臺率先在全國推出的《中國好聲音》來說,整個欄目單是楊坤、那英、劉歡等明星嘉賓的加盟就已經相當吸引觀眾眼球了。收視率已成潛在定局。可見名人參與欄目都可成為提高收視率的關鍵,那么,品牌欄目究竟對收視率具有怎樣的影響呢?首先,名牌往往在形式和內容上就極容易滿足觀眾的某種興趣和需要,因而他們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等待和觀看名牌頻道、名牌節目。而名牌主持人、記者主持采訪的節目,由于名人效應,也往往能引起他們的更多關注。其次,名牌縮短了觀眾的識別時間,使節目更加容易為觀眾收看。例如,有很多觀眾一看到是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魯豫、白巖松等等大牌主持時,觀眾就愿意停下來多看兩眼節目。第三,品牌欄目,由于其名氣和社會影響,往往能“脅迫”觀眾進入它的收視群。由于對名牌欄目的崇敬和熱愛之情,觀眾往往對節目有較高的忠誠度,甚至愿意寬恕名牌節目中偶爾的質量下滑。由此看,品牌欄目對收視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收視率;二是穩定收視率。所以,要提高電視媒體的收視率,打造名牌節目、出名主持人、名記者、名編輯等在內的系列名牌品牌意識依舊是重要的一環。
綜上所述,作為收視率重要杠桿,節目編排一旦確定出欄目的播出時段,就應該保持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好的節目及其編排是確保收視率的關鍵,同時,電視臺都在以各種形式與多媒體聯手進行自我宣傳,自我炒作,提高電視收視率,從而達到提高電視媒體和電視節目的知名度、美譽度。
參考文獻:
[1]朱林 淺談收視率分析與電視節目編排關系 《電視指南》2013年1月
[2]吳建軍 影響電視收視率的因素都有哪些 《傳播力研究》2016年12月
[3]閆婭莉 淺談電視節目編排相關因素及策略 《山西傳媒》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