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摘要:英語是一項語言學科,生活實踐、創新運用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新時期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視生活化的教學引導,不斷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生活化的課堂導入、生活化的情境創設,生活化的探究活動,生活化的實踐運用來完善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英語作為一項通用語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小學階段處于學生語言能力、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樹立長遠的發展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運用生活化的教學引導策略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一、運用生活化導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小學階段學生剛接觸英語,英語學習渠道較窄,英語基礎素質普遍較低,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不完善,不少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都感覺英語知識相對枯燥、單調,脫離現實生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我們要善于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趣味性的生活化導入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開門見山式的教學,平鋪直敘地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詞匯的學習、練習的鞏固。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往往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新時期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進行逆向思維,重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引導,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到知識的形成中來,感受到學習的過程。比如在教學《My schoolbag》這一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預先給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詞匯與事物,比如toy car(玩具車)、eraser(橡皮)、lighter(打火機)、sweets(糖果)、snacks(零食),讓學生自己選擇哪些應該出現在書包里,哪些不應該出現在書包里。通過這樣分類的生活化引導來降低學生對于詞匯知識的理解難度,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不少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感覺英語知識不符合生活實際,學習興趣不足。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與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解決學生學習難題、提升學生英語技能的場所,讓英語知識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與實踐技能。
比如在教學《My friends》這一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首先給學生設置一個“猜猜他是誰(Guess who he/she is)”的生活場景,讓大家根據每個人的不同外貌特點進行對比分析,之后讓大家分別介紹自己的朋友,通過外觀、個性等關鍵詞的分析讓大家更好的去學習英語詞匯、掌握口語表達技能,養成良好的聽說能力。
所以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探究、去學習,事先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就能夠很好的明確知識盲區、明確學習重點,更好的開展數學知識的學習,不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效性。
三、開展生活化探究,完善學生學習體驗
生活是語言知識的主要源泉,也是語言知識的最終歸宿。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運用,更好的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比如我們要善于攝取學生熟悉的現實中的素材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其實就是在發現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他們的語言技能。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素材,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比如在教學《Colours!》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不同的顏色,比如紅色(red),綠色(green),藍色(blue),黃色(yellow),紫色(purple),橙色(orange),之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聯系自身對于彩虹知識的了解,鼓勵學生探究彩虹(rainbow)中各種顏色的排列順序,讓學生能夠養成善于發現生活、善于總結規律的良好學習品質。
總之,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綜合性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所以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究來獲得知識,加深他們的學習體驗,完善他們對于英語知識、語言知識的整體理解。
四、運用生活化實踐,鞏固學生學習成果
英語是一項綜合性的語言學科,教學中我們除了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學習、運用之外,也要關注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通過創設創新實踐場景讓學生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創新運用,不斷升華他們的學習體驗、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素質。比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寫英語日記,寫一些小短句,還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通過口語交際的形式進行表達訓練。另外也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常見的英語詞匯,創新運用英語詞匯,也可以鼓勵學生去設計包裝、制作玩具,之后運用英語詞匯進行創新制作。比如在鹽巴袋子上寫上salt,在橙汁瓶子上寫上orange。以此進行分類,更好的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此外我們也要鼓勵學生制作英語板報、設計英語專欄,將一些常見的句子、好聽的句子寫出來,更好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豐富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常見的派生詞、合成詞引導學生進行詞義的分析,比如fire(火)+house(屋子)會是什么意思呢?Black(黑色的)board(板)會是什么含義呢?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進行綜合實踐,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更好的鞏固他們的學習過程,升華他們的學習體驗。
總之,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好的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認知能力開展教學工作。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許麗芳. 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6):68-68
[2]陸靜. 在生活中收獲知識——淺談小學英語教育生活化[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1)
[3]胡雅倩. 踐行行知思想,構建生活化英語課堂——談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1):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