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松
摘要:音像資料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十分受到人們的歡迎。隨著時代的發展,音像資料數量增多,圖書館在管理音像資料時有了更高的標準。文章簡要說明了音樂類外文音像資料的著錄標準和特征,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音樂類外文音像資料的著錄等問題作出了分析。
關鍵詞:外文音像資料;著錄;特點
音像資料的作用是保存聲音或者圖像信息,可儲存在光盤、錄像帶等多種介質中,有許多種的格式。音像資料進行信息傳播時比較直接,給人一種非常生動的體驗,因此在生活中十分受到人們的喜愛。文章對音樂類外文音像資料著錄的相關問題作出討論。
一、音樂類外文音像資料的著錄標準
現階段,音樂類外文原版光盤著錄缺乏統一標準,圖書館在著錄時采取了不一樣的標準。部分圖書館使用CNMARC規則,使用時要將題名和責任者等相關內容先用中午進行翻譯,之后才能著錄。這種著錄方式受到翻譯水平的影響,如果翻譯水平較低,也會直接影響到編目工作的質量。而一些圖書館則采用USMARC規則,這種標準的好處是能盡可能的還原外文原版的信息[1]。音樂類音像資料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沒有固定的形式,并且復雜多變。音像資料的這些特點加大了著錄工作的難度,使得著錄工作難以實行統一的規范。因為文化水平上的差異,編目工作者對音樂造詣的高低等因素,也會對編目工作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音樂類音像資料中的責任者較多,著錄格式的規范會對目錄數據共享造成影響,干擾到讀者正常檢索。
二、題名著錄
圖書管理員做文獻編目工作時,正確的選擇信息源非常的關鍵。光盤型電子資源是由于由盒套以及載體標簽組成的。音樂類外文光盤包括了由盒套、光盤和小冊子,其中小冊子上帶有相應的文字說明。一般情況下,盒套封面上包括和作品相關的信息,在光盤盤面上通常也會對此類信息加以說明。小冊子里面會對其中的曲目和內容、作者信息等作出詳細說明。題目信息源的選擇首先是可視性資料優選選取片頭尾、唱片標簽,其次是當視頻信息殘缺時,查看套盒等處的標記。
題名相關字段是20X到24X,通常情況下,題名在245字段著錄,題名說明是由正題名、其他信息等組成的。音樂類光盤通常是由子字段$a記錄正題名,$c著錄責任說明,$h著錄載體。通常情況下,正題名就是作品的名字,$c責任說明表示作曲家的名字。音樂類光盤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會以不同的方式處理245字段。當一張光盤用多種語言進行標注時,根據語種的先后順序,第一語種用$a著錄,剩余語種用$b著錄,中間使用“=”進行連接[2]。
例:245 10 $a Piano concerto no.4 $h[sound recording];$b peer gynt suites;Holberg suite/$c Grieg.
一張光盤上有一個作曲家的多個作品時,第一個作品用$a著錄,使用$b其他題名信息字段著錄其他作品,中間用“;”進行隔開,正題名后用$h著錄。當一張光盤的作曲家和作品數量有多個時,$a著錄第一位作家的首個作品,$b著錄第一位作家的其余作品。用$c著錄該作家的名字,在后面添加結束符,在后面著名別的作家名字和相關作品。
例:245 10 $a Pinao concerto no.4 $h[sound recording];$b choral fantasy/$c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13/Mozart
三、責任者著錄
音樂類音像資料的責任類型較為復雜,有多種責任方式。音樂類音像資料的責任由演奏者、作曲家以及指揮者等組成。同樣的曲目,演奏者可能不一樣,指揮者和樂團的不同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版本[3]。著錄過程中要對涉及到的各個要點進行詳細的著錄,才能保障檢索點的精確性。第一責任者要按照相應的邏輯順序選取,如表演者、演奏團隊等。當音像資料作曲者比較清晰時,第一責任者要選作曲家。若是樂團或者個人選擇演奏多個作品,第一責任人是樂團或者演奏者本人。
根據MARC21的規定,責任者相關字段主要有100、110、700、710等。其中100和110分別指的是主要款目的個人姓名和團體名稱;700和710指的是附加款目的姓名和團體名。音樂類光盤曲子作者是第一責任人,100字段包括了$a姓名等。外文原版音像通常都是國外的一些人名,在著錄$a字段,第一指示符是1,要先寫姓,后寫名。如果第一責任者的作曲家不確定,就用指揮或者演奏者的名字代替[4]。
音樂類光盤比較特殊,單張光盤中會有許多作品,這些作品來自于不同的作家。這種情況下,常常會選擇排在首位的作曲家為第一責任者。余下的作曲家在700字段著錄。當同一位作家的作品被收錄在一張光盤里,要在700字段對作品信息進行詳細著錄。若一張光盤收錄是作品合集,可能是一個合唱團或者多個演奏者的,里面包括的作品非常多,涉及的內容很多,這時就要將其著錄在110字段,表示文獻是這個團隊集中思想的體現。在統一編目記錄中,110字段和其他1XX字段不能共存[5]。
例:110 2# $a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e performer.
700字段和710字段分別著錄個人和團體的混合責任者,和文獻相關的名稱,是附加款目。通常情況下,音樂類光盤收錄曲目會清晰的對演奏者和團隊加以標注,在附加款目中分別著錄。
綜上所述,音樂類外文音像資料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并且類型較為復雜,對編目工作增加了難度。編目工作者要不斷改進編目過程,注意編目工作中的細節,使得編目更加標準。圖書館工作者要制定詳細的音像資料著錄條例,規范音像資料的著錄工作,結合現代的網絡技術,搭建功能強大的圖書館音像資料數據庫,這樣才能方便進行搜索。
參考文獻:
[1]張美芳.面向音視頻檔案保存與利用的分類編目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8(01):93-96
[2]葉春柳.淺談外文視聽資料編目——以西方古典音樂作品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09):145-147
[3]郭爽.音樂院校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問題與對策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6,1(11):75-78
[4]白云超.音樂類外文音像資料著錄問題的探討[J].圖書情報導刊,2016,1(10):36-38+44
[5]黃藝鷗.《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中"國際音樂圖書館專業機構"條目編譯[J].中國音樂,2018(02):1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