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珠
摘要:傾聽是獲取知識與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培養(yǎng)一切良好習慣的基礎,但小學生在傾聽能力上存在問題,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問題,另一方面是教師方面的問題。為此要從多方面加強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傾聽能力;現狀和原因;培養(yǎng)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傾聽能力的現狀和成因
傾聽是一種學習,也是合作探究學習的前提。在日常語文課堂上,我發(fā)現很多學生不能靜下來認真傾聽老師或同學的話語,常常剛聽老師講個開頭,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回答問題時后面學生的回答大多重復第一位學生的答案;在平時的小練習中,也有孩子沒有認真聽老師讀題釋題,往往審錯題意。在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
(一)從學生的角度看。
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一直集中,但他們表現欲又很強,喜歡別人聽自己說,卻沒有耐心聽別人說,所以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這樣一些的情況:當老師提出問題后,一個學生正在發(fā)言,其他的學生對于別人回答什么內容,根本不關心,不會傾聽,覺得自己沒事可做,開始干別的事情;要么別人還沒有說完就搶著說,想引起老師的注意。
(二)從教師的角度看。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比較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與自己的教學設計相一致,往往表揚回答精彩的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tài)度,更不大注意引導學生如何聽,如何想,沒有真正關注傾聽孩子的發(fā)言,很少鄭重其事地表揚那些專心傾聽的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因為忽視傾聽的作用,而變得學習態(tài)度浮躁,進而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二、小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而是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提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呢?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
教師要從一年級入學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可以告訴孩子:聽的時候注視發(fā)言的人,聽清發(fā)言人的每一句話,不插嘴;聽完別人的話,自己思考后再發(fā)言。善不善于傾聽,不僅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準,還關系到能否與他人建立起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否善于與人合作,利用別人的智慧。要讓學生明白傾聽也是一種學習、一種溝通、一種尊重、一種素質。在傾聽中,我們會了解到很多信息,獲得很多思想,傾聽能點燃思維的火花,產生思維的碰撞。理解傾聽的重要性,要靠我們教師耐心地引導,利用平時一切可利用的時機,讓學生從體驗中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二)教師要發(fā)揮榜樣作用
教師是學生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優(yōu)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在學生發(fā)言時,我都會認真仔細地傾聽他的發(fā)言,并作出回應,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能激起學生的發(fā)言欲望,也讓其他學生有學習的榜樣,并適時引導學生像教師一樣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及時表揚那些認真傾聽的學生。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yǎng)成傾聽習慣,樹立了榜樣。
(三)激發(fā)學生的傾聽興趣
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對于小學生來,特別是低中年級學生說,獎勵和游戲最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如在教學“我在家里識漢字”時,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家,讓學生走一走,認一認;在學習“拼音”時,就說誰表現好、有認真傾聽、能回答對問題,就把老師的教具(一些卡片)獎給他。這些舉措都能引起這些學生的傾聽興趣,使他“想聽”了。
(四)教給學生“聽”的方法
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習慣,除了讓學生想聽外,還要讓學生知道從何而聽,這就要老師適時地誘導點撥,教給學生方法,使學生會聽。對于中低下學生來說,往往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他們要思考的時間比較長,有時可能還想不出或摸不著頭腦。這時,他們只能是在聽別人的答案。這就要求老師在提問題的時候,一是要把一個問題劃分成幾個小問題,可以說這是在為這部分差生降低學習難度;二是問題要提得清楚、明白,重點要突出,這是提醒這些學生要“聽”什么。聽同學發(fā)言時,要求學生眼睛看著發(fā)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贊同,要讓學生明白聽別人講話,不是只聽“熱鬧”,而是帶著問題去聽。一要聽明白,二要思考有無不認同的意見,三要給自己帶來啟發(fā),在大腦中多問幾個“為什么”。
(五)把聽說、聽寫、聽述、聽評結合起來訓練
1.聽說訓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專門安排了聽的練習,如:做錄音機游戲——教師提供材料, 要求學生把聽到的話一字不差復述出來,看誰能做品質優(yōu)良的錄音機。
2.聽寫訓練。能發(fā)展學生的注意力和協調能力。教完新課,對學生進行聽寫訓練,無論是詞語還是句子,我們都只報一遍,這就促使學生傾聽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交流課外閱讀, 也讓他們相互聽記精彩語句。
3.聽述訓練。要求學生對傾聽的材料進行理解、整合后復述或者回答問題。我們要求學生能夠抓住話題的中心抓主干,去枝節(jié)。俗話說,聽話聽音,還要能透過講話者的講話技巧,體會到其中的真正含義。
4.聽評訓練。聽的重點應根據評的角度來確定。如果是評論材料的內容,聽時引導學生去理解和分析,辨別觀點的正誤,所表達的思想是否有價值。。
(六)充分發(fā)揮評價的作用
及時評價對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的評價不是只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評價,還包括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的情感與態(tài)度,但大部分老師只停留“你聽的多認真呀”、“某某同學聽的多入神”等淺層次評價上,說多了也不是太好。當看到有的同學認真傾聽時,可給予這樣的夸獎“這位同學能認真聽同學發(fā)言,不但聽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對學生的評價除了老師評價,還有同學間評價和自我評價,課后,也可讓同學們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給自己打分。
參考文獻:
[1] 楊惠元.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
[2] 張鴻芩.中國當代聽說理論與聽說教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