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萌 秦曉紅
摘要:經濟的發展帶動各行各業一起發展,播音主持行業也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播音主持工作是廣播電視傳播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是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和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適應新的環境,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不迎合,堅持用語規范,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播音主持藝術魅力,擔負起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責任。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規范;語言創新
引言
當前,我國媒體事業發展極為迅速,播音主持人的數量不斷增加。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一些電視播音主持人并非專業出身,有的是轉崗而來,如記者、編輯等,有的更是專業完全不相關,且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培訓,因此,難免出現專業基礎較差,難以準確意識到有聲語言規范的意義。而部分播音主持人也或多或少存在發音不標準、濫用各種語言腔調等,致使有聲語言不規范問題頻發。而身為普通話推廣普及的重要媒介,電視播音主持人若不能起到很好的語言規范作用,顯然不利于推動普通話的宣傳推廣。因此,如何加強電視播音主持的有聲語言規范和創新值得探究。
一、新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現狀
(一)語音錯誤頻繁出現
語音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是最為基礎的考察對象,按理說這些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播音主持不應該出現語音錯誤,但是實際情況卻不然。當前階段,播音主持語音問題頻繁出現,折射出我國漢字語言呈現出不規范的惡性趨勢。由于播音主持人缺乏對工作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以及向詞典考證的學習習慣,使得播音主持在主持期間出現較多的語音問題。
(二)嚴格背離語法規則
無論是播音主持,還是普通的知識分子,其實早在中學階段,我們的語文老師都曾教授過我們語言的語法規則,在一段話中對主語、謂語、賓語以及定語、狀語等都做出了嚴格地分析,對于播音主持來講,這點顯得就更為重要了。播音主持在主持過程中不遵守語法規則,就會使得主持聽起來格外生硬。不少播音主持為了使得自己的主持風格更加洋氣,濫用網絡熱詞,生造新詞,導致整個主持“風馬牛不相及”。而且部分播音主持在播報過程中經常說出一些帶有歧義的句子,給觀眾帶來疑惑,降低了廣播電視臺的社會形象。
二、新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與創新
(一)新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多數在崗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都經過了專業的培訓,但是有些卻存在一些誤區,致使很多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在播報的時候過于隨意,并用“貼近性”“通俗化”來為自己語言的不規范使用找借口。“用百姓的語言,說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話”指的是不說大話空話,播音主持是一種傳播信息、交流思想的活動,應該來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比生活中的語言更加的規范,追求準確性、清晰性、規范性,有些生活化的語言是不能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出現的。廣播電視是國家的主流媒體之一,因此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講究規范,這是對其的必然要求。規范性是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必須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即電視播音主持的語言在語音、詞匯、語法的運用上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并且整個播音主持流程也要按照規范要求實施。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規范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相對性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媒體的播音主持有聲語言是規范的代表,不論在語言表達過程、傳播樣態,還是在播音主持流程方面均達到了高標準要求。但對于地方電視臺而言,由于面對的受眾范圍相對較小,受眾群體的語言習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有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受眾甚至更喜歡帶有自己民族語言特點的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方式。筆者的一位朋友曾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廣播電視臺任職,主要負責對新進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培訓,在此過程中發現,當地的藏族群眾更喜歡帶有藏語口音的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方式,所以地方電視臺可以用地方語言進行播音主持,以滿足當地受眾的收聽、觀看需求,這其實也是符合有聲語言規范要求的。(2)層次性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規范層次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語言規范的正確性,不允許使用錯誤的語法,要求播音主持必須嚴格遵循當前的語言規范標準;第二個層面是語言規范的準確性,播音主持要組織好語言,將文字信息轉變為有聲信息,準確地表達出信息的涵義,使受眾能夠達到認知共識;第三個層面是語言規范的美感性,優秀的播音主持要在有聲語言中傾注自己的情感,給予受眾美的感受,獲取良好的信息傳播效果(3)差異性電視臺的節目形式眾多,不同形式的節目擁有不同的規范要求,體現著一定的差異性。
(二)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創新
(1)提升語言親和力,播音主持工作不僅要求語言的規范使用,更要不斷提升語言的表現力,如增加播音主持語言的親和力。很多播音主持人員在語音、語調方面都沒有問題,但是他們主持的節目卻很難打動人,難以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究其原因,是很多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缺少親和力。從受眾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聽到的聲音是友善的,含蓄的,甚至是平民化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在播音的過程中不應該把自己擺在很高的位置上,使用說教的口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引起受眾的反感,因此,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來主持,效果會更好。(2)表達真情實感,語言是一門藝術,藝術應該反映情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注意這一點,注重聲情結合,以情帶聲,用聲音傳遞豐富的情感。情感與聲音是不可分割的,聲音是情感的載體,人與人之間用聲音傳遞信息的同時,也在傳遞情感。
結語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電視播音主持應不斷強化語言文字的學習,提高自我職業道德素養,并在日常播音工作中加強自我監督,保障電視節目質量,并獲得受眾認同,真正體現自我價值。電視播音主持人可謂肩負著宣傳、普及規范普通話的重擔,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更要注意自己的語言是否符合規范化標準,并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而電視臺也應加強對播音人員工作環節的監督,并嚴格把控人員選拔過程,展開相應語言培訓,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電視臺的作用,切實提高全民普通話水平,促進文明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容 . 探究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規范問題[J].西部廣播電視,2017(5):169
[2]韋偉.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創新路徑研究 [J].西部廣播電視,2017(08)
[3]韓玉.消費文化語境視角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技巧研究 [J].西部廣播電視,2017(04)